快訊

咳嗽原因百百種,最怕肺有事!肺部保養避這些環境汙染暴露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精華區

胡朝榮/失智症普篩 提早醫療介入有助預防

人口老化,全球失智症病人數正快速增加,而失智症除認知功能下降,自我照顧能力逐漸喪失,常伴隨許多行為心理症狀,如睡眠障礙、遊走、妄想、幻覺、不適當行為等,讓病人及照顧者身心飽受煎熬。如同許多疾病,早期篩檢診斷、醫療介入是不少人的主張。

普篩面臨兩個主要障礙

然而,普篩在現實面遇到兩個主要障礙:失智症,特別是阿茲海默症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療,及早診斷雖然對減緩疾病惡化、病人日後生活安排及家人提早學習照顧病人技巧等有其益處,但對疾病的控制並沒有真正的幫助。

此外,若沒有值得信賴又方便的普篩工具,篩檢後的確診,的確增加許多額外的醫療及民眾負擔。不過,近期的發展值得我們重新檢視這個議題。

發病前10至20年有徵兆

檢討近年大規模跨國臨床試驗失敗的原因,多數專家還是相信治療太晚是主因,而科學證據也顯示,失智症腦部病理變化早在發病前10至20年即開始,提早診斷介入以提高治療成功率,便成為重要議題;另一方面,針對高風險族群,生活型態改變介入已成功完成臨床試驗,這也鼓舞大眾,失智症有機會預防及治療。

除此之外,失智症篩檢或診斷工具近年來不斷改良精進,例如血液生物標記的發展、數位工具,包括聲音、語言、影像、行為記錄、穿戴式工具及人工智慧的開發運用、分子影像等,都提升失智症篩檢及診斷的正確性,過去的篩檢障礙已有所改變。

全球化研究加入亞非族群

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在達沃斯成立「達沃斯阿茲海默症合作組織」(Davos Alzheimer’s Collaborative,DAC),強調為失智症病人及家屬,全球應聯合起來對應擴大中的阿茲海默症「疫情」,DAC在與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一場線上會議中,提出三個目標,包括建立全球化研究族群、加速人體臨床試驗,以及為健康照護體系做好準備。

在建立全球化研究族群方面,DAC強調,更多非白人,特別是亞非族群的加入,建立真正全球化的研究族群,而且運用新科技,收集更新穎的生物標記,包括基因、數位表現型(distal phenotyping)、代謝體學╱腸道菌等(可在家收集檢體,包含巨量資料)。

需著手早期篩檢及診斷

在健康照護體系準備上,DAC強調第一步需著手早期篩檢及診斷,強調數位認知評量工具的使用,這些作為讓我們看到除新冠疫情外,全世界合作為我們下一階段馬上要面臨的重大挑戰所做的努力。

筆者認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全球化大規模研究的整合,我們應該開始思考台灣的失智症篩檢政策、方式是否應有所改變?非常期待有更多的討論。

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