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改變7種生活模式 糖尿病前期可逆轉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精華區

賴德仁/尊重失智人權 得先全民友善失智

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資料,全球失智症人口達5千萬人,平均每3秒就有1人失智,2025年可能高達1億5200萬人失智。而我國失智症人口也增加快速,按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推算,去年底失智症人口也突破28萬人。

失智照顧 每家都可能面臨

隨失智症海嘯席捲,其實只要長輩年紀夠大,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有面臨失智症照顧的機會,有必要對失智症有更多的了解與認識。

曾有人開玩笑說,照顧失能者一個月花費3萬元,照顧失智加失能者也是月花3萬元,但照顧失智卻無失能者卻要月花6萬元或更多,原因是他們身強體壯但精神情緒難控制,家屬在照顧上更困難。也因如此,過去多是強調失智症照顧。

失智者 仍可保有工作能力

但縱使罹患失智症,失智者仍可保有工作能力、參與社會。特別是65歲以前就發作的年輕型失智者,他們大多還身強體壯,且確診以前多半仍是家庭經濟支柱。

只是,尊重失智者人權並提供失智者貢獻社會的機會,前提為全民能友善失智症,這也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不夠認識 失智診斷率僅30%

不過,政府兩年前盤點發現國內失智症診斷率僅約30%,比先進國家50%至60%的診斷率低,原因在於家屬或醫療人員不夠認識失智症。

當人們存在偏見,就更難增加對於失智症的正確認識,以及對患者採取友善態度。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失智症,1994年起,國際失智症協會將每年的9月21日訂為國際失智症日(World Alzheimer's Day),把全球失智者和家屬連結在一起,更於2010年把9月擴大為失智症月,同時串聯多國一起響應友善失智症。

928 響應國際失智症月

台灣失智症協會2005年起代表台灣成為國際失智症協會正式會員,為響應今年國際失智症月活動,我們將於9月28日及29日兩天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相關活動,並邀請失智者擔任文化導覽員、咖啡店員、或才藝老師等,期待透過民眾與失智者的接觸,看見失智者的能力與貢獻,以翻轉刻板印象。

此外,身為失智症相關協會領頭單位,我們近年陸續與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作,推動友善社區建置,政府、醫院、及民間團體共同努力,使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與照顧據點在台灣遍地開花,國內首間提供年輕型失智者服務的Young記憶會館也孕育而生。

長照2.0 納50歲以上失智者

另一方面,我們也促成長照2.0服務對象納入50歲以上失智者,並將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摘要,移植至我國政府制定之「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

國際失智症協會去年辦理年會之際,台灣即投稿50篇失智症相關的論文海報,今年9月剛出爐的「2019全球失智症報告:對失智症的態度」,台灣也在內文中占2頁篇幅講述「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如何倡議尊重失智者的人權與心聲。

前述內容足見失智症的相關議題除了生活照顧之外,失智者人權倡議也開始被重視,讓失智症家庭不再隱藏與忌諱話題,獲得更多大眾的支持。透過公開討論,有助全民認識失智症,減少歧視、提升友善態度,共創失智友善台灣。

(作者賴德仁為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

失智症 失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