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張璽

張璽/家有新生背起書包上學去

張璽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


圖/shutterstock

暑假漸漸接近尾聲,開學的日期越來越接近。每年這個時期,都會有一批新的小孩子從幼稚園畢業,進入正規的國民教育。幼稚園生與小學生雖然只差了一年,上課的生活可是有巨大的改變。我記得小的時候上小學最大的衝擊之一就是沒有點心時間了!不論在台灣或是日本,新手媽媽面對孩子上小一,有什麼需要提早準備的地方呢?

物品篇

第一天學校報到需要報到單和疫苗接種證明(黃卡)。這部分台灣跟日本都一樣。對孩子最重要的,莫過於書包了。在日本,大約過年(一月)以後,賣場陸續就會出現入學用品的特賣會。讓孩子親自挑選他們喜歡的書包款式,是很重要的親子活動。另外還會有準備一個袋子讓小朋友裝便當或是勞作品等等雜物。

另外日本的學校進入室內要換鞋子,所以除了幫孩子準備室內鞋之外,第一天家長也要準備自己的室內拖鞋。還有防災頭巾,防災頭巾平時可以放在椅子上當座墊,或是扣在椅背上當靠墊。日本全民化的防災意識從這個小地方就可見。另外還有隨身的警報器,因為大部分日本的小孩上小學以後就開始自己上下學,父母接送的情況並不多。我小學的時候,學校的高年級早上都會來家裡敲門,帶我一起上學。日本的就學是學區制,並不像台灣有掛戶籍實際上越區就讀的情況,所以學校的同學基本上就是你的鄰居。每天學生會形成路隊,大的帶小的一起上學。這個制度對於訓練小孩早起的習慣很有幫助。

技能篇

上小學以後,開始增加閱讀跟寫作的課業。所以如何正確地握筆和寫字是必要的技能。在入學前應該就要訓練孩子學會正確握筆及習慣運筆寫字。同時孩子也要學習寫自己的名字和認自己的名字。小學教室都會有每個人自己的置物櫃,同時自己各樣物品(雨傘、書包、室內鞋、體育服等等)也都要寫上自己的名字。因為在日本,櫃子、室內鞋以及體育服大家都很像,所以如果無法認得自己的名字,就很容易拿錯。因此在入學前也要訓練好孩子認得自己的名字。

除此之外,小學以後班級老師通常只有一位導師,不像幼稚園班上隨時都兩位以上,小朋友必須要有簡單基本的自理能力,例如蹲著穿鞋綁鞋帶。因為小學課程上,常常會遇到教室進出需要穿脫鞋子的情況,全班二三十個小孩擠在門口穿鞋,若是不會蹲著穿鞋綁鞋帶,必須要坐著穿,那場面想一想就很可怕。

生活習慣篇

不論是上小一或是暑假收假,一開學以後每天必須早起都一樣困擾着每位小朋友。所以在開學前至少一個禮拜,就要開始訓練孩子早睡早起,若暑假當中小朋友生活作息太夜貓子,一時間無法馬上每天六點起床的話,可以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第一天七點、第二天六點五十…每天提早十分鐘的方式調整。起床時間的設定是根據從起床到出門的時間來決定。一般是半個小時左右,如果習慣在家中吃早餐的話,通常是抓一個小時左右。

另外返家以後到睡前的活動,每家也都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性設定,不過就是要規律。通常就是返家後,媽媽一邊煮飯一邊叮嚀孩子寫功課,晚餐煮好功課也差不多寫完了。全家一起吃晚飯以後訓練孩子幫忙收碗盤與清潔,再進行一些親子交流或是休閒,睡覺時間到之前孩子要自己準備隔天上學的物品,同時媽媽檢察聯絡簿。不過在台灣,小朋友課後安親班與外食的比例似乎比日本高,所以返家後通常也都寫好作業吃飽飯了,剩下時間還是可以安排一些親子交流,尤其是分配一些固定的家務給孩子,除了訓練家務技能外,還能養成他們付出與責任感。

結語

孩子從幼稚園進入小學,代表他們正式進入常規教育。對每一個爸媽都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在日本,媽媽們都會送孩子上學,在校門口拍一張紀念的照片。雖然我去日本念小學是四年級的事情,但是我還記得上學第一天,媽媽送我到教室的情景。跟在台灣念小學最大的不同就是,每天早上學長都會來我家敲門等我一起上學,也因此我絲毫不敢賴床,自然而然養成早起的好習慣。而每天放學跟同學一起打打鬧鬧回家的時光也是令我回味再三的。當然不能不提小學四年級那年的2月14號,我收到生平最多數量巧克力的光榮史啊…

>>看更多張璽文章

親子 早睡 新手媽媽 張璽 健身生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