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現代每個上班族都被時間追著跑,人人渴求一天有四十八小時,而時間管理似乎也成為一門顯學。大家都在尋找更有效率完成一切事情的方式,快速成名、快速致富,難怪在急診室待過的台北市長,一上任就標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許多人面對這太過紛亂的生活節奏時,想到的解決方案是時間管理。可是時間其實是無法管理的,因為時間不是我們的,時間也不能「節省」,因為我們無法存下沒用完的時間,我們只能活在每個當下,在每個瞬間迎向每個機緣,或透過分享促成每個因緣的發生。
而且真正的問題不在於「管理時間」,而是「管理自己」,我們需要的不是「節省時間」,而是「節省工作」,我們抱怨時間不夠用,是因為我們沒有認真想清楚究竟我們想要什麼,什麼是我們生命中真正看重的?當我們看清楚生活的輕重緩急,並依此而調整優先順序時,把想做的事都做了,就不會惶然,能夠增加自己生活的滿意度。
設定優先順序最重要的是決定「哪些是必須捨棄」的,要先分析自己一天24小時,一星期七天大概都是怎麼過的,挑出可以捨棄的項目,其中包括工作以及為了別人不得已需花費的時間之外,剩下自己可利用的時間,有多少是被自己習慣性的行為不知不覺耗掉了?
但是節省時間也不能省過頭了,年輕時候看德國兒童文學家邁可.安迪(Michael Ende)寫的《默默》,故事中有個專偷時間的賊,他鼓勵每個人盡量節省時間,於是每個人開始追求效率,也愈來愈忙碌。奇怪的是,不管人們省下多少時間,卻總是沒空,那些省下來的時間居然都神祕的消失,而且在節省時間的過程裏,每個人的生活愈來愈貧乏而單調。
是的,時間不是用來節省的,時間的意義在於使用。因此,時間管理不是管理學上的方法或技巧,而是個人生活態度的呈現,也是價值觀的延伸。
而且在追求效率的過程中,要給自己留下一些空白或者沒有任何產值的時間,我把它稱為「神聖的浪費」,人如果分分秒秒都在計較是否值得,甚至換算成可以用這些時間賺到多少錢,那樣的人生其實是很悲慘的。我認為不管一天、一個月或一生,時間合理的分配大約是60%用在與工作謀生有關的事,20%用在社會公益,20%是無所事事或者發呆看小說、旅行等等無產值的事。
同時要提醒自己,想做的事,現在就找出時間去做吧,難道你真的相信你現在沒空做的事,到以後就有空去做嗎?
談時間管理,最重要的,或者說,最有效率的事,是做自己想做而且值得做的事,這個而且很重要。
若我們在每個當下都能慎重思考與選擇,確定是想做而且值得做,長期下來,這也是我們面對夢想追求最關鍵的祕訣,因為夢想是「可以」讓自己一輩子追求,而且「值得」自己一輩子追求的事。
善用時間,最終的報償,是會讓我們成為那個自己喜歡的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