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公開藥政會議 有助健保改革
2008年舉辦第一屆全國藥品政策會議,是我國醫療政策的重要指引。今年將舉辦第二屆,主題為「以病人為中心、價值為基礎」。但檢視議程,卻令人百般好奇「以病人為中心」的思維何在?所謂「價值」又是指什麼?
議題擦邊球 沒擊中要害
台灣藥品政策所面臨最大的核心問題,簡單一句話,就是「新藥根本進不來!」平均一個新藥審查需要4至5年,等到病患可以使用到新藥時,新藥早就變成「舊藥」。
這背後源於兩個阻礙所造成,一是健保收入不足,因此能分配到藥品的部分自然少;二是醫院財團太強勢,在政治角力不均衡的狀況下,屬醫院成本的藥品費用自然更處於弱勢。
不過,在藥政會議會前會的初步結論中,盡是些「提升審查能量」、「建立規範」、「檢討審查制度」等模糊的詞彙。對如何解決上述兩個阻礙,實在沒看到有任何具體的做法。
三方角力戰 無核心價值
二代健保的核心價值,在於保費徵收要「公平」;分配要有「效率」;醫療要有「品質」。但我國新藥價格經常是十大新進國家的最低價,且醫院掌握了藥價差,分配上是否真的有「效率」?新藥遲無法納入健保給付,醫療上是否真的有「品質」?
此次藥政會議的事前專家會前會中,既沒有邀請專業醫師團體、醫院或醫學會,也沒有邀請病友代表、付費者代表參與,自然淪為政府、藥師與藥廠三方之間的角力戰爭。如此定調下的藥政會議,所呈現的「價值」為何?大家心裡該有個底。
以病人為主 不該淪口號
要解決健保的藥品問題癥結,就必須從藥品決策的公開、透明著手。所有與藥品決策,包括醫療科技評估(HTA)、共同擬訂會議,甚至往後的藥政會議內容都必須公開、透明,並且讓病友團體都有正式陳述意見的管道。
畢竟吃藥的是病人,病人的意見自然最優先。而與藥品最直接相關的共同擬訂會議,也應該比照立法院的要求,做出逐字稿的會議紀錄。讓一切攤在陽光下,才能促成各方討論與意見交換。這其實與目前正流行的「審議式民主」,有異曲同工之妙。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楊志良
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為疫情處置不當造成的冤魂提告!楊志良:終有一天閻羅王會找「你」算帳
楊志良/宏觀改革三支箭 從根本解決救健保
楊志良/只醫病沒預防 台灣從未實施全民健保
楊志良/免疫療法給付之爭 別只看療效
楊志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 點名四大寇
楊志良/吃人一口 至少還人半口
楊志良/「第三家庭」 攜手共老新解答
楊志良/重大傷病 應與部分負擔脫鉤
楊志良/衛福部版「重消指引」 罔顧病患權益
楊志良/我們都是病友
楊志良/誰決定我們的健保用藥?
楊志良/造福照服 人人都加入時間銀行
楊志良/癌症新藥給付 讓癌友說話
楊志良/分級轉診 醫療提供者也應改革
楊志良/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
楊志良/老病照護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楊志良/當天價醫療遇上健保上限
楊志良/借鑒健保 發展長照保險
楊志良/以稅收辦長照 沒錢就沒轍
楊志良/健保不能只護股市,不照顧弱勢
楊志良/藥價一砍再砍 藥竟比一顆糖便宜
楊志良/醫療糾紛救濟 應比照藥害及疫苗接種傷害
楊志良/健保的推手 謝謝前輩努力付出
楊志良/監督健保 病友們站出來!
楊志良/人口老化逼近 健保急迫挑戰
楊志良/如何拆除食安危機的引信
楊志良/看病…別指揮醫師 別要求特權
楊志良/健保虧損≠健保績效不佳
楊志良/五大皆空 錯誤診斷下錯藥
猜你喜歡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陳亮恭/失能失智者染疫 照護難度高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