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健保是保險,不是福利? 錯!
【聯合報╱楊志良】
在1988至1990年第一期規畫全民健保期間,規畫小組一個重大議題,就是何謂「全民」健保?長官只有命題,沒有對內涵加以說明,小組成員包括後來加入的國外顧問蕭慶倫教授,最後一致同意,全民就是全體國民,甚至比照歐洲及日本等國家,對於包括在台灣居住的合法居民(如外勞、駐台外籍人士),一律可以享有相同醫療照護的健康保險。
只要是「全民」都要享有的權利,此制度必然需具有相當福利的內涵,否則不能達到「全民」。
全民有保 以稅收補助
因為任何國家,一定有相當數目的國民不能針對權利盡一定的義務,即繳交健保費。不論一代健保法或二代健保法都規定,對無力繳納保險費的低收入戶,由政府全額補助健保費。中低收入戶補助50%;榮民也是全額;榮眷則補助70%;農民也是補助70%;無一定雇主的職業工人政府補助40%,地區人口也是40%。另外,老人、孩童、身心障礙等,則依另外相關法令給予補助。
這些都由政府一般稅收中支付,因為有這麼多的補助,在一代健保全部費用政府支付了34%,二代健保則法定政府至少要負擔總費用的36%。另外,執行全民健保的行政費用50至60億元,也全是公務預算支付。用一般稅收補助讓全民有保,在健保財務上就有很高的福利成分。
依法論法,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國家應重視社會救助…辦理社會保險及醫療保險等社會福利工作,對於…支出應優先編列」;「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
全民健康保險為社會保險應當無意識,而憲法明示「辦理社會保險及醫療保健等『社會福利』」,則健保依憲法規定為「社會福利」無誤。
又如民國88年元月29日,大法官有關健保法就強制納保、繳費及滯納金之規定是否違憲的解釋,除認為與憲法無牴觸外,「惟對於無力繳納保費者,國家應給予適當之救助,不得逕行拒絕給付」,顯然大法官不認為繳納保費為獲得健保醫療照護的必然要件,而是全民應享的福利。
循世衛組織(WHO)1978年「Health for all」的宣言觀之,不論全民健保(NHI)或國家健康服務(如英國的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它們的實施都不是目的,而全民都得到健康照護,進而達到全民健康才是目標。
換句話說,不論NHI或NHS,都是達成全民健康的手段,只是國情不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條件不同,追求全民健康的手段也有不同。
稅制太差 財源靠保費
台灣的全民健保,英文譯名只有一個,「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NHI」,財源因為台灣稅制太差,稅收占GDP只有12%,為韓國之一半,而為先進國家中最低者,且台灣已成富人避稅的天堂(天下雜誌2012年9月),財政負擔為勞動者而非資本家,為極右派政府,高度不公、不義,加稅萬分困難,因此只能用繳交健保費為主要財源。
加國健保 財源為稅收
而加拿大實施近半個世紀,先於我國的制度,也叫「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但他們NHI的財源是以稅收為主,在不少的省是完全不收保險費。
以稅收照顧全民當然是種福利,難道加拿大用錯詞了嗎?國際上也沒有對加拿大用NHI這個名詞有所質疑,所以是否為NHI與是否財源為稅收或保險費無關,而是醫療體系是公私混合,多元為主;或是主要由政府辦理(如英國的醫院)加以分區。
國際趨勢也不在於醫院的公有或私有,而是那種體制能更有效率的提供全民健康照護。
全民健保的目的不在於財富重分配,而在於避免因病而貧或因貧而不能就醫,但因健保對弱勢者高額補助,在就醫無礙下,免於破產的威脅,當然有財富再分配的外部效應,至少對減少貧富差距更擴大有所助益。
台灣健保 具福利內涵
台灣全民健保真正的奇蹟不在於全民有保、包山包海、費用低廉,而是在一個極右派的政府體制下,採取了一個中間偏左的醫療制度,是個具有高度福利實質的健保制度,實施了20年,沒人敢讓它倒,且得到國際普遍的讚賞,這才是奇蹟。
從憲法宣示;健保法的相關規定;健保的實際施行;在在顯示全民健保絕對不能說只是「保險」而非「福利」。
全民健保就算不能直接說是福利,至少也是具有高度福利內涵的保險。如果連這樣的闡述都不能接受,那只好修改憲法了。
(本文作者楊志良為衛生署前署長、現為亞洲大學教授)
※延伸閱讀》

楊志良
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為疫情處置不當造成的冤魂提告!楊志良:終有一天閻羅王會找「你」算帳
楊志良/宏觀改革三支箭 從根本解決救健保
楊志良/只醫病沒預防 台灣從未實施全民健保
楊志良/免疫療法給付之爭 別只看療效
楊志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 點名四大寇
楊志良/吃人一口 至少還人半口
楊志良/「第三家庭」 攜手共老新解答
楊志良/重大傷病 應與部分負擔脫鉤
楊志良/衛福部版「重消指引」 罔顧病患權益
楊志良/我們都是病友
楊志良/誰決定我們的健保用藥?
楊志良/造福照服 人人都加入時間銀行
楊志良/癌症新藥給付 讓癌友說話
楊志良/分級轉診 醫療提供者也應改革
楊志良/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
楊志良/老病照護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楊志良/當天價醫療遇上健保上限
楊志良/借鑒健保 發展長照保險
楊志良/以稅收辦長照 沒錢就沒轍
楊志良/健保不能只護股市,不照顧弱勢
楊志良/藥價一砍再砍 藥竟比一顆糖便宜
楊志良/醫療糾紛救濟 應比照藥害及疫苗接種傷害
楊志良/公開藥政會議 有助健保改革
楊志良/健保的推手 謝謝前輩努力付出
楊志良/監督健保 病友們站出來!
楊志良/人口老化逼近 健保急迫挑戰
楊志良/如何拆除食安危機的引信
楊志良/看病…別指揮醫師 別要求特權
楊志良/健保虧損≠健保績效不佳
楊志良/五大皆空 錯誤診斷下錯藥
猜你喜歡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陳亮恭/失能失智者染疫 照護難度高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許金川/將疫比疫防新世紀病,快篩也要腹超!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李偉文/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