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一/由健康完整的飲食 打擊肥胖
【元氣周報/楊定一】
許多人想到減重,第一個作法就是先節食。表面上看來,節食好像是很有道理的作法:讓卡路里入不敷出,應該是打退肥胖的唯一方法。但是,當我們減少食物的攝取量時,身體會傳送警訊給腦部,把這種情況當作飢荒,然後開始省吃儉用,把每一丁點攝取進來的熱量都留在體內、促進蛋白質的分解、降低新陳代謝率、增加飢餓的訊息,這些反應和我們所希望的結果恰恰相反!一旦我們稍微鬆懈,體重就會回升,也就是減肥時常見的溜溜球效應(復胖)。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極端的節食其實是不必要的,而是要漸進的調整飲食形態。最佳的調整作法之一就是將每日攝取的蛋白質量增加至一般情況的兩倍,如此將促使身體代謝推向成長、增長肌肉的那一端,我們的代謝不會因為減重而往下掉,也不會因為減肥而導致肌肉鬆垮,更重要的是,保持了身體的活力。此外,蛋白質也能誘發飽足感,而蛋白質水解成胺基酸後,其中的色胺酸則是合成血清素的材料,血清素能誘發情緒上滿足感,所以,攝取較大量的蛋白質,自然可以使食量減少。
和蛋白質一樣,脂肪也很重要。很多人,特別是肥胖的人,吃錯了脂肪。肉類、巧克力裡的飽和脂肪酸,和花生油與酪梨裡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其實都是應該避免的。然而,對的脂肪,像是omega-3和omega-6這類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則是任何想減重的人所需要的。攝取這兩種脂肪的理想比例,是四份omega-3對上一份omega-6,因為天然食物中omega-3的比率偏低,但卻在人體中負責了重要的功能,建議可由亞麻籽油和魚油來補充。
同樣的,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絕對無法有效減重,因這類飲食會誘發胰島素分泌,抑制脂肪燃燒、促進脂肪儲存、降低代謝率、誘發飢餓感,與減重背道而馳。
那我們是否應該走到另一個極端,只吃蛋白質、必需脂肪酸,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嗎?精確一點來說,無論從健康或處理肥胖來看,我們所採取的策略和一般人的速成班很不一樣。我們相信,無論是為了健康或減重的目的而節食,都應該攝取完整的食物。所謂的「整體食材」,指的是以最少人工處理的天然食物,最好是有機栽培的食物。所有食物以其天然完整的狀態來攝取,運用它本身的天然平衡營養素,就是完美的整體食材。減重期間只要攝取整體食材,身體均衡獲得各類營養素時,自然不會產生攝取過多的食物與熱量的欲望。
我們也相信,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可以單獨取代其他所有食物。如果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來粗分的話,在減重時,建議可以攝取30-40%的蛋白質、25-35%的脂肪、35-45%的碳水化合物。與一般人的飲食建議相比較,這個比例已經相當抬高了蛋白質所佔的分量。特別要注意的是,所選用的蛋白質必須是好的蛋白質,也就是植物性,或魚肉、禽肉的蛋白質;所選用的脂肪也要健康取向,以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碳水化合物則以生鮮蔬果為主。比起一般坊間推廣的節食食譜,我們的設計相當溫和,也更強調健康與自然,更有科學根據,不但能減重,還能保持健康。

元氣周報
聯合報推出元氣周報,健康的、樂活的、環保的,每週一隨報附贈,24版版版精彩。
訂閱元氣周報電子報紙:http://reading.udn.com/reading/paper.do?from_id=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楊定一/學會反問自己,帶來個人的轉捩點
楊定一/動盪時刻,真正理性的選擇
楊定一/透過禱告,接受生命的禮物
楊定一/感恩和分享 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楊定一/感恩身體的功課: 讓身心徹底整合的運動
楊定一/讓習氣歸零,找回生命最溫柔的力量
楊定一/正向的心,帶我們走向全面的豐盛
楊定一/簡化人生 隨時活出內心的豐盛
楊定一/透過失眠 學會接受事實、隨時感恩
楊定一/這一生,從「心」出發
楊定一/與自然接軌,身心合一
楊定一/運動 讓身心歸零 得到大休息
楊定一/感恩,帶來欣賞,與更多的感恩
楊定一/讓身心的步調降下來 一個簡單方法可以隨時做
楊定一/走出睡眠的困擾,回到心
楊定一/任何習氣 都可以是生命轉化的門戶
楊定一/透過呼吸 領受當下的恩典
楊定一/溫柔而深長的呼吸是現代人最需要的大休息
楊定一/一口呼吸,找回最單純的歡喜
楊定一/一口呼吸 走出壓力反應
楊定一/透過服務瑜伽 達到身心的合一
楊定一/身體的結構 是為了呈現全部的你
楊定一/運動放鬆筋膜 是現代人最需要的練習
楊定一/調整結構 解放身心
楊定一/透過每一口食物,活出感恩
楊定一/沒有「我」,更自由
楊定一/接受是最好的心理療癒功課
楊定一/回到內心,也就回到真實快樂的源頭
楊定一/臣服與參,最徹底的心理治療
楊定一/一切都好,活出生命奧妙
猜你喜歡
他們明明都有戴口罩,怎麼會傳染?醫:「這個地方,最危險」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
施昇輝/「破產上天堂」是第三人生花錢最高境界 但花完還沒上天堂怎麼辦?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台灣冬天真的會冷死人!醫師:小心「1月份」心肌梗塞猝死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我急救的手,正製造一個活死人?那年聖誕節…我也曾心碎
許金川/保肝像養車 別等故障才挽救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沒有AND 難有DNR...一位好醫師的願望「願你,願望成真」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許金川/肝腫瘤不自覺 定期檢查防惡化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許金川/提醒肝臟檢查 「你今年超了沒?」
許金川/年逾40要保養 每半年做肝篩檢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魏崢/健保別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