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頡龍/從電影「破風」 談騎自行車相關泌尿疾病
你喜歡騎自行車嗎?就是用自己的力量,不燃燒汽油,不依賴發動機,不排放令人窒息的CO2廢氣,用自己的腿,踩踏著飛輪在這個地球執著前進。汗水如雨珠灑下,體力瀕臨崩潰,心臟如雷擊,可是你絕不放棄,因為知道,你追逐的前方,不只是夢想,而是你自己……
電影「破風」是2015年由林超賢執導的運動勵志電影,由彭于晏等人主演,代表香港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在「破風」這部電影,可以看到自行車選手如何挑戰體力的極限,更要面對生命中的脆弱,砥礪焠煉,一如人生。
騎自行車是一個非常好的有氧運動,能訓練心肺功能。和跑步或其他有氧運動相比,它對關節的衝擊較少。同時,自行車也是很環保的交通工具。不過,在騎乘的過程中,身體大部分的重量都放在會陰部,與座墊持續摩擦,對泌尿系統可能帶來一些影響,例如:
1.會陰部神經壓迫症狀:症狀是會陰部、陰莖或是女性大陰唇附近的麻木感。據統計,大約7%到8%經常長距離騎自行車的人會發生。可能是因為坐墊壓迫到會陰神經以及血管叢。危險因子有:年齡超過50歲,體重較重,騎腳踏車超過十年,還有每星期騎腳踏車超過三小時。
如果會陰部有麻木症狀,建議暫停騎車3-10天,直到症狀完全消失。
2.男性性功能障礙:在1997年bicycling magazine雜誌上曾報導,騎自行車可能與男性性功能障礙有關,造成自行車愛好者的憂慮,但之後的研究並沒有發現兩者的相關性。2004年發表在美國泌尿科醫學會(AUA)雜誌的論文:688位經常騎腳踏車運動者中,17%有性功能障礙。但是與一般民眾相比,罹患性功能障礙的機率並沒有較高。
3.男性不孕症:之前研究顯示,頂尖的自行車選手與其他的運動員相比,其精蟲的活動力比較低。可能是因為會陰部與座墊的摩擦,以及比賽時的緊身褲造成睪丸局部的溫度上升,影響精蟲的活動力。雖然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指出騎自行車與男性不孕有關,仍建議使用柔軟的座墊,避免長時間穿緊身不透氣的運動褲,以減少對精蟲品質的影響。
4.攝護腺炎與攝護腺特異抗原(PSA)上升:有研究指出,長時間騎自行車容易造成攝護腺炎,導致排尿困難、頻尿等症狀。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是攝護腺癌的腫瘤指標,如果超過正常值,泌尿科醫師會建議接受攝護腺切片檢查。不過,也有研究認為兩者無關。
無論如何,騎自行車仍是一個非常好的運動,即使有可能發生泌尿問題,大部份可以在短暫的休息後改善,並採以下步驟,減少騎車帶來的困擾:
1.增加腳踏車座墊的面積,使用柔軟的座墊。
2.調整騎腳踏車的姿勢,不要將全身的重量放在會陰部。
3.避免長時間過於激烈的腳踏車運動。
電影「破風」有一句對白:「取,是能力;捨,是境界。」或許,你不能像主角彭于晏騎自行車登上三千兩百公尺的武嶺,或許無法如衝線手瞬間爆發風馳電掣,但是,你仍然能騎上那輛陪伴你多年的老爺自行車,在陽光和煦的周六下午,迎著花香,以最怡然的速度,悠游自在徜徉在自行車道。
有關「騎自行車與泌尿疾病」進一步資訊,請見作者Facebook粉絲團:https://m.facebook.com/ericchou66/

鄒頡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婦女泌尿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部定教授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副理事長
作者Facebook粉絲團:https://facebook.com/ericchou6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鄒頡龍/從「斯卡羅」 談「熱病」(瘧疾)
鄒頡龍/從《游牧人生》談冬日泌尿道保健
鄒頡龍/007特派員也用的「心臟電擊去顫器」
鄒頡龍/從《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談 「夢」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火戰車」談運動中的飲食補充
鄒頡龍/從電影《夢想之地》 談成人尿床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孩子的自白」 談預防兒童受虐
鄒頡龍/從電影《少年的你》談接觸性皮膚炎
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2》談老年人聽力障礙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談病情告知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電影《茱蒂》談 失眠該怎麼辦
鄒頡龍/從電影「痛苦與榮耀」談獨居者如何保持健康
鄒頡龍/從電影「英雄教育」 談成人尿床
鄒頡龍/從「亂世佳人」 談午睡的好處
鄒頡龍/從「愛爾蘭人」談老年人用藥安全
鄒頡龍/面對新冠肺炎重症,誰能做出「蘇菲的選擇」?
鄒頡龍/從「寄生上流」 認識「咳血」
鄒頡龍/從電影「第一滴血」 談肌少症
鄒頡龍/從電影「小丑」 談憂鬱症與排尿障礙
鄒頡龍/那些漫畫教我的事
鄒頡龍/「捍衛戰士」不老 留意攝護腺困擾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化解「獅子王」的危機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小偷家族》的尿床小女孩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幸福綠皮書》 有尿不能憋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花甲大人轉男孩》放屁穿越時空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歡樂滿人間」 感冒別上身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鐵漢克林伊斯威特 談攝護腺肥大
鄒頡龍/從光頭巨星布魯斯威利 談雄性禿
鄒頡龍/從「走音天后」 談唱歌的好處
猜你喜歡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