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夫/生命的質與量 病醫都須做好準備
告知實情 醫護艱難任務
然而,對大多數的病人與家屬而言,在生病以前,大多沒有機會面對死亡,也就不曾認真思考過生命的質與量課題。突然間與他們提到醫療與生命的極限,是件很困難的事。尤其病人初診就已是晚期癌症,一方面醫師有責任告知實情,以便與病人共同決定醫療照護目標,才能提供符合病人需求的照護;另方面也讓病人與家屬好好把握有限的相處時日,做好身後準備,不留遺憾。
但病醫間還沒有足夠時間建立互信關係,這時,要傳達給病人與家屬都不希望聽到的消息,是件艱難的任務。
緩和醫療 病家容易誤解
對於病人與家屬,不論病情如何,總期待醫師能治好他們的病。當醫師表示,開刀、化學治療或最新的標靶治療、免疫治療都不適合,偏向提供緩和醫療時,往往因為事情來得太突然,病人與家屬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很容易誤解,以為醫師不關心或是要放棄他們,而尋找其他醫師診治。
儘管臨床研究一再證實,相較於接受積極治療,癌症病人到最後接受緩和醫療的生活品質較佳,與家人相處與存活時間也較長。但因為勸導病人接受緩和醫療,實際上要花更多精神、時間,還可能遭受病人與家屬的誤會,所以,不少醫師就順著病人與家屬追求一線希望的想法,提供積極治療。可憾的是,病人往往承受治療帶來的痛苦,卻得不到效果,這是現今醫療現場經常發生的事情。
掙扎拖延 反倒折騰長輩
在與醫師同僚的談話中,我也常發現,傳統文化忌諱談死亡,所以當長輩面臨不可逆轉的病情、也沒有自主抉擇的能力時,儘管家中子孫輩有好幾位醫師,要果斷地簽署「不急救」同意書,也非屬事。多半要多次進出加護病房,經過一番掙扎,拖延一段時間後,才能割捨。事後,卻發現這樣的折騰只是延長長輩的痛苦,心中難免遺憾。
在醫院裡,我們也不斷地檢討、學習如何改善病醫溝通,如何用適當的語言傳達我們的用心。但醫護單方面努力,其實不夠。既然每個人終究都要面對衰老與死亡,病人與家屬也應該早早做好善終的準備。
清楚交代 推廣5個願望
我們醫院的病人關懷團隊在2007年得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尊嚴地老化(Aging with Dignity)」機構的授權,在醫院推廣「5個願望」活動。活動主旨是:人生最公平的事,就是每一個人都會過世。為了讓人生落幕的時候平靜而安詳,希望任何滿20歲的人都能簽署「5個願望」:
1.如果我無法再為自己做出醫療決定,我指定由誰替我作主。
2.當我病重到無法為自己發言時,我「想接受」或「不想接受」哪些醫療方式。
3.病重時,哪些是我想要的舒適?
4.病重時,我想要別人怎麼對待我?
5.我想對我心愛的人說哪些話?
如果大家在未生病前,花一點點時間填寫這5個願望,多少會引導大家更進一步思索生命的質與量。有了清楚的交代後,走到生命的終點時,不但自己走得安詳,更能減少家人很多困擾。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黃達夫/HPV疫苗接種 男女都最好趁早
黃達夫╱高齡病人的手術抉擇
黃達夫/昂貴儀器 沒提升癌症存活率…
黃達夫/重大醫療決定 務必尋求第二意見
黃達夫/達文西手術浮報案 透露了兩個重要的醫療問題
黃達夫/「聰明就醫」 日本能 台灣也能
黃達夫/醫療診斷 科技不能取代人性
黃達夫/質子治療沒比較好 心臟支架也沒藥物效果佳
黃達夫/貴就有用? 治療要看科學證據
黃達夫/戒菸、防空汙 遠離癌陰影
黃達夫/健保門診「輕重不分」…該重質不重量了
黃達夫/挑戰質子治療 值得醫界反思
黃達夫/這樣過生活 活得老活得好
黃達夫/終於聽到一絲自省的聲音
黃達夫/台灣醫療 需要由量到質的革命
黃達夫/癌症很可怕!但做好這些事 其實近半癌症可預防
黃達夫/醫護人員沒有颱風假
黃達夫/人命關天 醫事人員更應戒慎恐懼
黃達夫/病歷書寫 仍有改善空間
黃達夫/鬆綁醫藥產業 誰來保護病人?
黃達夫/鬆綁醫藥產業 誰來保護病人?
黃達夫/重視投訴 建立好的病醫關係
黃達夫/快速看診、洩露病歷淪常態 醫療倫理何在?
黃達夫/醫療革命 給付與支薪制度都須改變
黃達夫/癌症治療 不販賣希望
黃達夫/醫療志業 看盡刻骨銘心生命故事
黃達夫/不用花錢 能減少13種癌找上門
黃達夫/肺癌篩檢,讓證據說話
黃達夫/做肺癌篩檢前 先注意這件事…
黃達夫/支持DRGs 讓醫師做對的事
猜你喜歡
林靜芸/想休息、想運動不用等有空!每天一點小改變,放過被壓榨的身體!
好食課/養成良好外食習慣 營養師教你多選「低脂肉」
楊定一/透過失眠 學會接受事實、隨時感恩
李伯璋/健保改革要行穩致遠
健康名人堂/不是洗腎就是截肢?3招學會控糖與糖尿病甜蜜共處
鄒頡龍/從電影「小丑」 談憂鬱症與排尿障礙
許金川/定期健檢 才能防範於未然
蘇一峰/避免心血管疾病找上門!流感一周內,不可劇烈運動與過勞
許金川/沉默殺手 肝腫瘤變大身體無異樣
好食課/同時增肌又減脂 營養師教你這項健身飲食法
吳佳璇/讓我們好好變老
許金川/大腸癌發現晚 轉移肝臟就麻煩了
潘懷宗/全球唯一減緩且逆轉阿茲海默症新藥 最快後年上市
蘇一峰/天氣冷空汙嚴重時,進行激烈運動:其實與自殺無異!
李偉文/關於貓狗的隨想
許金川/肝癌早發現 治癒率很高
好食課/營養師的憂心!別讓小孩再喝含糖飲料了
蘇一峰/真的安全嗎?你應該知道的電子煙懶人包
劉秀枝/銀髮族的穿「金」戴銀生活
李志恒/新興毒品氾濫 「三減」恐難因應
張天鈞/抽象畫與人
王正旭/數位幫忙 助醫病共享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