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趙可式

趙可式/哀傷不必壓抑 更不必忍淚

趙可式

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台灣發生8歲女童慘遭割喉,任何有血肉的人都會同感悲憤!

節哀順變 反是撫慰大忌

這使我想起,台灣社會一方面缺乏哀傷教育,另一方面也存在著許多錯誤的觀念,致使哀傷的家屬只能孤獨地啃噬著痛苦。例如,人們只會勸慰喪親的家屬:「節哀順變」、「要勇敢」、「要堅強」等等,殊不知這是哀傷撫慰之大忌。成功的哀傷功課必須完整經驗到哀傷而不壓抑,若壓抑,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哀傷,進而患身心疾病。

1972年,英國心理學大師Colin Murry Parkes提出「愛結學說」(Love Tie Theory) ,認為沒有愛就不會有哀傷,如同交叉的雙手,當失去其中一人,一隻手空了,就會引發哀傷反應。臨床上,哀傷反應最嚴重的是夫妻、母女,或情感連結強韌的關係者,若劇烈的傷慟沒有出口,很可能在喪親者身體或精神留下令人遺憾的創傷。

長期失衡 恐器質性病變

正常的悲傷常伴隨一些身體症狀,如胃腸不適、脹氣、喉嚨發緊、吞嚥困難、呼吸急促、有窒息感、口乾舌燥、胸部緊迫、心慌、對聲音敏感、肌肉軟弱無力、疲倦、虛幻感,還有失眠、過度進食或拒食等。

此時應求醫診治,一方面排除身體疾病,另方面運用藥物幫忙,以免長期處於失衡狀態,引發器質性病變。

哀傷也有很多樣的情緒反應,其中最主要的兩種情緒,分別是罪惡感與憤怒。罪惡感如:所有當初該想到,而未想到;所有該說的,而未說出口;所有該做的,卻還沒有做;所有不該想到的,可是卻想到;所有不敢開口,當初卻破口而出;所有不該做,卻做了等等。

憤怒的對象可能是亡者、他人、上帝及自己,甚至是最親近的其他家人。美國有多篇調查發現,孩子死亡後,父母親離婚比率是一般離婚率的15倍,原因是夫妻都因為哀傷,將憤怒發洩在彼此身上。

哀傷的行為有以下反應:如哭泣、心不在焉、社會退縮行為、避免提及逝去的親人尋求與呼喚坐立不安、害怕會失去對逝者之記憶等。

有愛就有悲傷,悲傷撫慰是協助喪親者在經驗悲傷的痛苦之後,逐漸能接受失落的事實,慢慢重新適應一個亡者已不存在的新生活,並將情緒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的關係上。目標包括增加對失落的現實感,面對失落:協助表達情緒感受,以咀嚼失落;協助克服失落後再適應的障礙,安置失落;整合失落至生命中,鼓勵重拾生命熱情。

經歷哀傷 允許自己脆弱

最健康的哀傷就是,完整地去經歷哀傷(Full range of feelings)。

悲傷如同沙漠,要度過,必須流汗流血,非常辛苦。但如果不一步一腳印地走過,將悲傷壓抑,就會造成日後身心疾病。而度過悲傷的方法是允許自己脆弱,不必堅強;允許自己哭泣,不必忍淚;允許自己孤獨,不必合群;允許自己舔傷,不必假裝;允許自己休息,不必勤奮;允許自己憂鬱,不必歡樂。

透過音樂治療,手工藝、繪畫等藝術治療,或是瓶中信、日記、回憶錄等書寫治療,還有運動治療、影片治療、宗教信仰治療;反向思考、做志工、幫助別人等意義治療,可幫助我們度過哀傷。

若全心投入這些情緒,你就知道什麼是痛苦,什麼是愛,什麼是悲傷。你就會感到人生的可貴,能感覺、能體驗,而非麻木不仁,而你的存在是真實的。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憂鬱 哀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