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鈞/打太極拳 可以減少跌倒
【聯合報╱張天鈞(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民國57年,我是台灣大學一年級的新生,那時我們都要選一門體育課,而體育課裡面還要再選一項特別的運動。可能是因為我的手腳太慢,當時我能選的就只剩太極拳這一項。那時心想,就我這個18歲的少年來說,選了這個溫柔的運動,實在有夠奇怪。後來,大學畢業以後,下了部隊打的是「莒拳道」,可就十分剛勁有力,虎虎生風。不過現在年紀有一點大了,走路可就不那麼健步如飛,才體會當時老師跟我講的一句話:「吃老你就知」。因為我當時為了怕被大家互相感染,把門診的廁所都設計成蹲式,老師雖然沒有斥責,但只幽了我一默。
太極拳是一個很溫和、優雅的、古老的中國運動,你很難想像它會消耗我們的能量,或者讓我們的肌肉變得有力。不過現在的研究,卻發現它有很大的益處。雖然看似動作緩慢,其實它對增強我們的骨質和關節穩定度,以及維護心臟血管的健康,提升免疫力和情緒的穩定,都有助益。不過目前最受強調的是改善平衡、預防跌倒。
我最近為103歲仍在執業的日本醫師日野原重明出的一本有關長壽的人,要如何照顧自己健康的書寫推薦序。文中他也提到預防跌倒這件事。當然,他很強調在走前三步的時候要慢慢走,不過我要加的一句話是:現代人不要一面走一面滑手機。為什麼年紀大的人特別要避免跌倒呢?年紀輕的人摔一跤頂多爬起來,但年紀大的人,跌倒了以後可能就是大腿骨折、甚或撞到頭而引起腦出血。
美國有一位李姓醫師在2005年的老人醫學期刊,就曾發表每周打三次太極拳,六個月以後,可以減少70歲以上的人跌倒次數將近一半,也可以因此減少跌倒所產生的傷害。
在2012年世界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他又發表一篇「打太極拳對巴金森氏病病人姿勢穩定度的影響」。他們採用的是隨機有對照組的研究。太極拳的訓練可以顯著減少跌倒機會,其效果可以在運動後,繼續維持三個月。
巴金森氏症會顯著影響平衡,導致容易跌倒,因此醫護人員都會鼓勵病人要多運動,可是到底要做什麼運動比較有效?並不是很清楚。當年我在大一學太極拳時,覺得和同學選的項目比起來,令人害羞,沒想到「吃老你就知」。這種像「功夫熊貓」裡面的師父在做的運動,竟然可以提升心靈層次,也可幫助促進老年人的健康。
好,那現在就讓我們來打太極拳吧。一個西瓜切成兩半,一半送到東邊,一半送到西邊,那就完成了我們的第一動。

張天鈞
臺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兼任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專長: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眼病變、內分泌疾病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張天鈞/由《人間失格》 談日本文學家永恆的美麗
張天鈞/從松雪樓談登山
張天鈞/阿輝伯的小故事
張天鈞/年長者罹瀰漫性B淋巴瘤 應如何處理?
張天鈞/末代皇帝與故宮
張天鈞/疫病的紅色狂想
張天鈞/如何使圖畫更美麗
張天鈞/魯蛇也有美麗人生
張天鈞/由「海獸之子」談人工智慧
張天鈞/抽象畫與人
張天鈞/退出職場 走進自然
張天鈞/一場生命的豪賭
張天鈞/再會吧!北投 粉味年代 純純的愛
張天鈞/心的自由與美感
張天鈞/追求健康的長壽 「喝茶」是日本長壽村的祕訣
張天鈞/找到天賦 還需勤灌溉
張天鈞/長期離開工作崗位後,如何迅速復位?
張天鈞/當醫師變成病人 走出復健病房靠的是信心
張天鈞/當醫師變成病人:復健讓我學會不急不急
張天鈞/當醫師變成病人:手術台上 其實還清醒著
張天鈞/你吃的海鹽含碘嗎?
張天鈞/繪畫與醫學
張天鈞/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看病方式?
張天鈞/高美館╳泰德美術館 窺見《裸》之藝術
張天鈞/從關渡賞鳥 談善意是通往地獄之門
張天鈞/藝術豐富人生
張天鈞/抗甲狀腺藥物引起的過敏
張天鈞/在天命裡,保有樂觀積極
張天鈞/和病人聊天 找到勃起障礙真正病因
張天鈞/美聲背後的人生故事
猜你喜歡
為什麼爬山會腰痠?簡文仁教你如何爬山不受傷
他們明明都有戴口罩,怎麼會傳染?醫:「這個地方,最危險」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真的是這樣嗎?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施昇輝/「破產上天堂」是第三人生花錢最高境界 但花完還沒上天堂怎麼辦?
梁賡義/你們不孤單 向桃醫及醫護致敬
許金川/鮪魚肚易有脂肪肝 趕快超一下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滴雞精有功效嗎?營養師解密「總支鏈胺基酸」是關鍵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台灣冬天真的會冷死人!醫師:小心「1月份」心肌梗塞猝死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沒有AND 難有DNR...一位好醫師的願望「願你,願望成真」
許金川/保肝像養車 別等故障才挽救
許金川/肝腫瘤不自覺 定期檢查防惡化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匡列居家隔離人多 哪些是家庭傳播高危險群?
許金川/提醒肝臟檢查 「你今年超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