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劉秀枝

劉秀枝/他失語,請讓他慢慢說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一位70歲男士兩年前因心房顫動導致左腦缺血性中風,造成右側肢體無力和失語症。積極復健後,右側肢體完全恢復,但仍有些語言障礙。

雖然他聽得懂別人的話,但表達有困難,常常在說話時還得同步在腦海裡搜尋正確的字眼,有時會出錯,例如把一千元說成一百元、把蘋果叫做香蕉,因此講話速度變慢,尤其是越心急越講不出,講不出就發脾氣,血壓就飆高。每當家人聊天時,他老是插不了嘴,於是他就會揮揮手說:「嘿,大家都停下來,讓我慢慢講。」大家就會安靜下來,耐心的聽,讓他也有表達的機會。

原本活潑外向的60歲女士,一年前也發生中風後的失語症,雖然一直在進步,但因表達困難,說話慢,在聚餐場合常跟不上話題,而不想與朋友來往,逐漸變得孤單,甚至憂鬱。她的朋友發現這個問題,於是大家輪流與她小聚,聚會的人數減少到二、三位,讓她不覺得緊迫焦急,而能慢慢的說,與朋友分享心中的感受。

失語症是左腦的語言中心(主要是額葉、顳葉和其連結的神經纖維)受損而產生的言語障礙,依其受損部位的不同,而有表達、理解、命名和書寫等困難。造成失語症的疾病包括腦瘤、腦外傷、阿茲海默症和額顳葉失智症等退化性疾病等,其中以腦中風最為常見。失語症的預後和其疾病的種類與嚴重度有關,如阿茲海默症的失語症隨著病情進展會越來越嚴重,而中風造成的失語症大都會進步,有些會完全恢復。

影響中風後失語症的復原有許多因素,最主要的是受損大腦區域的所在和其範圍的大小。然而,有些人的失語症一開始很嚴重卻恢復得很好,除了因在急性期時,其受損而未壞死的腦組織重新接受血液灌流而恢復功能外,後續的大腦可塑性和代償功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早在2006年,學者經由功能性磁振造影的掃描追蹤,發現失語症復原的患者,在中風發生的幾天內,當從事語言測驗時,其左腦的語言中心和其相對應的右腦區域的活化性都很低,約兩星期後,則左右大腦都有活化性,但以右腦為主,幾個月後則只有左腦有活性。表示中風後的大腦努力的在重整,讓相對應的右腦區暫時或永久取代左腦的功能,也就是所謂的「可塑性」。大腦可塑性好的病人,其語言能力也恢復得較好。

是什麼推動大腦的可塑性呢?目前並不確定,但可能和年紀以及積極的語言治療有關。所以一旦有失語症,不要放棄,要努力的復健並爭取讓自己有講話表達的機會。

作為失語症患者的家人或朋友,要耐心的讓病人慢慢說,當他用錯了詞彙時,不要嘲笑,而是要幫忙找出正確的字眼。多鼓勵,多稱讚,讓患者多參與活動,走出孤獨和鬱悶。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

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中風 阿茲海默症 失智 憂鬱 失語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