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枝/朋友有益健康:腰椎手術的領悟
專精腰椎神經減壓、鋼釘內固定、骨融合的微創手術的醫師很多,多方好友一致推薦其中一位醫師。經過這位醫師清楚扼要說明手術後,我有信心且安心,並問:「我一個人住,手術後是否需請人照顧?」醫師回答:「如果不需做粗重家事,可以不用。」於是敲定手術日期,並著手安排獨居老人應有的準備,包括術前、術中與術後。
手術有一定的風險,也許以後無法繼續踏青或打高爾夫球,於是開刀前先向健行夥伴告假3個月,並自行到陽明山惜櫻、賞海芋,默默向美麗的大自然道謝。接著參加高爾夫球隊的中部之旅,珍惜每一次揮桿,並告知球友們自己將要進場維修,6個月後見。
手術時,開刀房外最好有至親在予以應變。15年前我第一次開刀,是大我11歲的二姊在外等候,如今她重度失智;7年前則是兄嫂和堂姐陪伴守候,但兄嫂目前年齡逼近80,堂姐忙著顧孫。幸好,這次有壯年的外甥自願請假一天,讓我鬆了一口氣。
手術順利成功,術後第一天醫師讓我戴上背架下床、先拿著助行器試走幾步,接著不用助行器也可走一小段。術後第四天出院時,走13分鐘腳也不麻,沒繼續嘗試是因為傷口還疼痛。
有位護理師擔心我出院後無人照顧,三番兩次熱心地勸我我要早下決定,看是申請長照的居家服務、住親戚家或僱用短期看護與我同住?幾乎動搖我獨居在宅休養的信念。
最後還是堅持原計畫,請好友開車帶我回家。回到家真好!有電腦可用、書本可讀,還有電視可追劇,熟悉的小窩,什麼東西都是觸手可及,洗手間也只離床邊幾步的距離,且鋪著新買的止滑墊,不怕跌倒,再說手機不離身,隨時可呼救。
住院前因不能提重物,我像螞蟻搬家,每天買一點食物備用,把冰箱塞滿冷凍食品與水果。但始料未及的是手術後暫時不能彎腰,體力尚無法下蹲,而冷凍盒卻在冰箱的最底層,於是朋友立刻幫我把部份食物先拿到冷藏層,往後每隔3天幫我移動或補充食物,並幫我在下背部的傷口換藥。
三位多年好友與我密切保持聯絡,她們熱心能幹、不慌不忙,都有照顧長輩的經驗,而且深知我的習性,一切安排都是我需要的、喜好的,而不是堅持她們認為對病人最好的。許多好友也都有共識地不打電話來問候,以免打擾我休息,而是紛紛以LINE或電郵表示關心,並告知需要時可以找她們,讓我非常窩心。
這次手術,讓我領悟無論多麼獨立自主,生病時,還是需要朋友提供訊息,並適時幫忙,才能迅速恢復健康,感恩滿滿。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劉秀枝/獨居苦?獨居樂?端看你怎麼過
劉秀枝/我是老人好自在
劉秀枝/想要讓腰圍變小 168間歇性斷食可行嗎?
劉秀枝/我愛健行:不僅有益身心,更是感官饗宴
劉秀枝/多出來的時間,你都怎麼利用?
劉秀枝/「川普總統也吃這個藥」
劉秀枝/從醫學文獻得出的三個「21世紀的長壽處方」
劉秀枝/樂觀心態有益健康
劉秀枝/銀髮族的穿「金」戴銀生活
劉秀枝/防失智的「快樂食堂」
劉秀枝/預防阿茲海默症 聽媽媽的話就對了
劉秀枝/神經生涯教會我的事
劉秀枝/旅遊不僅是遊山玩水更有益身、心、腦
劉秀枝/你按醫囑服藥嗎?
劉秀枝/沒醉倒,怎麼腦子一片空白?
劉秀枝/瘦身的聰明吃法
劉秀枝/做高階影像健檢 最好先有心理準備
劉秀枝/我的聲音怎麼如此蒼老?
劉秀枝/自珍自足 找回人生的從容自在
劉秀枝/從衛教到醫病分享
劉秀枝/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小心別跌倒
劉秀枝/自體免疫腦炎─少見但可治療的疾病
劉秀枝/一時說不出名字:失語、失智,還是舌尖現象?
劉秀枝/幸好,是帶狀疱疹
劉秀枝/手腳不自主抽動,到底是什麼問題?
劉秀枝/遠離失智最給力三招:高教育、多動腦、終身學習
劉秀枝/善用生理時鐘節奏 活得輕鬆又健康
劉秀枝/我認識的醫師 幾乎都退休了
劉秀枝/醫師貴人哪裡找?
猜你喜歡
他們明明都有戴口罩,怎麼會傳染?醫:「這個地方,最危險」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施昇輝/「破產上天堂」是第三人生花錢最高境界 但花完還沒上天堂怎麼辦?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台灣冬天真的會冷死人!醫師:小心「1月份」心肌梗塞猝死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許金川/鮪魚肚易有脂肪肝 趕快超一下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沒有AND 難有DNR...一位好醫師的願望「願你,願望成真」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許金川/保肝像養車 別等故障才挽救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許金川/肝腫瘤不自覺 定期檢查防惡化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許金川/提醒肝臟檢查 「你今年超了沒?」
許金川/年逾40要保養 每半年做肝篩檢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魏崢/健保別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