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年四季想吃得安心和健康?最好平時就要建立「這件事」!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長期照護

中風後就無法再站起來了嗎?看56歲的他如何在短短幾個月內拔除鼻胃管、走路回家

為什麼密集訓練對於中風患者格外重要?
為什麼密集訓練對於中風患者格外重要?
示意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為什麼密集訓練對於中風患者格外重要? 尤其是在病發後初期,若家屬能提早了解復健程序,我們可以更有機會康復回家,這是我為何要成立粉專不斷推廣的目的,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個機會-「活下來就是要活得更好,脫離生病的桎梏,回家恢復原本的生活。」

為什麼密集訓練對於中風患者格外重要?

我會盡可能地分享每天在機構重建樂活護理之家內的所見所聞,分享這些順利回家的病友們是怎麼做到的?病友不想復健時該怎麼做?心情低落時該怎麼辦?以及建議如何密集訓練等等,再一一分享給大家。

【看病例】56歲林大哥右腦中風左側偏癱、全身無力

林大哥因為中風緣故,導致左側偏癱、全身無力,不僅林大哥要面對身體巨大改變的衝擊,家屬的心情也是焦慮惶恐,但林大哥的努力配合與第一線照護人員的用心投入,林大哥真的是躺著進來,走著出去! 我們以申請專利的ADL80為主軸,開始了「上肢肌力訓練」、「下肢肌力訓練」、「頭頸課訓練」。

三個月的上肢訓練

一開始練習的手部運動,將患側用彈力繃帶固定,而健側則給予協助;患側手臂在懸吊下(抵抗地心引力)訓練背肌、胸肌、核心。初期的動作明顯緩慢吃力,千萬不要洩氣,繼續下去!

每一個中風病友都是這樣過來的。

入住十天、入住十五天後,林大哥的患側還需要彈力繃帶; 入住二十天後,已經不需要彈性繃帶固定; 入住一個月後,此時患側開始能做阻力訓練; 入住後一個半月,我們讓林大哥練習抓球。

不要小看這樣的練習,除了要有抓握能力,還需要前臂上臂、肩舺骨的相互協調,透過每天不間斷地訓練,這些動作協調能力越好,林大哥抓球越抓越順。 到了入住後兩個半後, 除了肌力訓練之外,同時加強日常生活功能訓練,讓林大哥回家後能生活無礙!

三個月的下肢訓練

林大哥剛來的時候,雖可維持獨立坐姿平衡,但因為患側上無力,只能透過被動站立。此時患側還無法有作用,我們便讓林大哥開始學著「扶手跨步」,當患側腳無力時,我們會輕微協助。

協助他透過重複性的下蹲動作,訓練下肢肌力,加上踢球訓練、抬腳動作同時訓練,當他扶手走路穩定後,開始能拿助行器行走;入住後20天,換成能拿著拐杖走,穩定度越來越好;而到入住後一個月後,林大哥開始爬樓梯訓練,等待「畢業」!

順利拔除鼻胃管

機構除了重視身體機能、肌力訓練,「頭頸課訓練」也是我們的重點項目,目的是為了拔除鼻胃管。在此特別強調一下,俗稱的「三管」,也就是鼻胃管、尿管、氣切管,都是有機會脫離的,千萬別悲觀地以為「就這樣了」。

頭頸課訓練約半個月到一個月,我們依序由口清水加凝固劑、清水、麵茶等等,經過醫師評估鑑定後拔除鼻胃管,一個人的由口進食能力,就可以由大碗稀飯、剪碎食、正常餐食循序漸進回到正常飲食。

也因此入住一個半月,林大哥的鼻胃管拔除了!復健每個階段都有它辛苦的地方,但透過穩定的進度,達到我們共同想前進的目標。對於我們第一線照護人員而言,沒有什麼比病友順利康復、順利回家更加有意義!

心有餘力開始幫助別人

來到我們這裡的家庭都帶著不同的故事,我們聽到了、看到了病後家庭的無奈與痛苦,但我想說,「不要絕望,會有解決的方法。」只要不放氣,我們就能一起想辦法。

中風復健六大要點

1. 開始比等待重要

2. 安全比訓練重要

3. 核心比四肢重要

4. 有效比設計重要

5. 次數比時間重要

6. 肌肉收縮比功能重要

只要開始,遵循原則,努力進步, 我們一定能看到成績, 80歲也能復健康復回家, 只要願意努力, 一定會有機會!

關於作者/譚雪莉

• 重建樂活護理之家負責人

• 上海交通大學神經內科 臨床醫學研究所畢業

• 長照機構經營30年

• 500位以上復健成功回家案例

• 曾任麻醉科護理師、護理長

「如果下定決心,像我這樣資質平庸的人都能達成目標,那我相信我想做什麼,我一定做得到;同時我也相信,你一定也做得到。」

「我從來沒想過要退休,只要精神體力都在,我會為患者和家屬,一直服務下去。」

YT、FB搜尋:重建樂活護理之家

肌力訓練 腦中風 復健 鼻胃管 氣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