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故事/安養院走一圈 公公回家終於安心了
感覺被遺棄 情緒躁動不安
雖然順利送進安養院,但患有輕度失智症的公公總會在清醒的時候,指著先生的鼻子大罵「我養你這個孩子,吃你沒幾頓飯,居然給我送來這裡。」讓先生既難過又不忍,因為先生心裡很清楚,他沒有不要父親,只是當前的困境需要被解決。在公公住安養院的期間,先生為安撫他躁動不安的情緒,每天都會想方設法逗他開心,但經常得到這樣的回應,「不要再說那些73與84的話。」(台灣常說的543),其實失智者很聰明,這些都是既好笑,又值得回味的事情。
十幾天過去,公公依然有被遺棄的感覺,蘇燕君說,金門人個性純樸又隨興,想躺就躺、想坐就坐,安養院的團體生活,恐怕也是公公不適應的原因,因此照顧問題雖然歷經波折,但終於還是在先生接公公回家後落幕。
失智後變溫和 在家很好照顧
公公一天當中,幾乎有23小時都躺在床上,開著收音機,讓收音機流洩出來的聲音圍繞在身邊陪伴自己,唯有吃飯與泡茶時,才會從房間出來。蘇燕君欣慰地說,比起其他失智者,公公其實很溫和,記得有一次,自己不小心遮住一位輪椅阿嬤的視線,就被她猛力地往背後拍打,事後從外籍看護口中,才得知這位阿嬤患有失智,且還有暴力傾向。看到阿嬤就聯想到自己的公公,值得慶幸的是,他不會亂發脾氣,也不會吵別人,失智後的個性,甚至比從前還要好。
避免媳婦尷尬 先生親力親為
蘇燕君坦言,家中的主要照顧者其實是先生,因為公公男女有別的觀念根深蒂固,當他大小便失禁需要換洗內衣褲時,只會請先生協助,以避免尷尬,而老人家因腸胃蠕動較慢,先生也會定期2至3天就將公公抱到馬桶上面,照顧生理需求。
感恩公公沒有為生活帶來困擾,也謝謝一肩扛起照顧責任的先生,蘇燕君說,「樂觀是人快樂的根本,心裡若是充滿陽光,哪裡都是晴天。」目前和先生經營紡織工廠,處於半退休狀態,回想照顧這條路上,少有爭吵與衝突,看到公公現在的狀態,讓自己更珍惜與他相處的每一刻。
林爺爺可用的長照資源盤點及建議
可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申請長照資源協助。
經評估後符合長照服務資格,建議可使用如下服務,減輕照顧負擔。
除了基本照顧服務協助外,可與個案管理師討論,使用營養照護服務,針對林爺爺的飲食狀況,改善腸胃蠕動及長輩營養的問題。
申請長照醫師到宅照護服務,讓林爺爺的健康可獲得更好的管理。
照顧者也可參加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辦理的諮詢、照顧技巧指導、紓壓活動、支持團體、心理協談等服務。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
「孝順」的道德枷鎖讓你身心耗竭了嗎?一表檢核你是否過勞
銀髮族健身房學重訓趨勢漸起 揮別弱殘形象
醫師:適當重訓有助老人減緩疼痛 降低跌倒風險
長照圍爐 94歲獨居奶奶好期待
社區健康前哨站降低疾病機率 遠離長照風險
自己的老人自己顧 社區醫療資源哪裡找?
走出診間 看見需要 社區醫療打造台灣的溫柔堡壘
外籍看護進不來!被照顧者申請長照2.0、機構入住增
78歲老婦腳底起超大水泡 家屬送醫才知是電暖器燙傷
被診斷出攝護腺肥大,包尿布外出有安全感 坦然以對人生不抱憾!
一連串生活改變與意外,被診斷阿茲海默症跟肌少症! 老老照顧 「返老還童」豁達面對
兄弟姐妹分了財產,卻不付照顧父母扶養費!我可以向他們要求分擔嗎?
長輩誤食暖暖包 失智協會籲經濟部禁白包裝加大字警語
迎接高齡社會 樂齡自立生活展示中心以各式輔具推動長者自立生活
家有牙口不好的銀髮族 營養師傳授飲食小撇步
中風該怎麼復健?5招手臂動作訓練 在家就可以自我復健
做照顧工作會被看不起?碩士居服員:越少人願意投入,你就知道它非做不可
家庭醫師來我家!嘉義縣推動居家失能個案家庭照護
張慶光/為自己的老後負責
母親過世後,她終於能為自己而活!一張遲來的婚紗照,留不住青春卻留住了夢
銀髮族怕摔倒 可測肌肉量預防
高屏東獨老人數多 生活風險高
家人中風開銷要多少?他曝花費大嘆:不知這樣是在活什麼
家庭照顧者壓力大 社工師籲多愛自己一些
照顧90歲失智丈夫心累 奇美醫讓78歲的她喘口氣
長照住宿式機構少一構面不補助 陳時中:妥協空間不大
觀察站/穩住家庭 移工來源應多管齊下
人蛇集團嗅到商機…移工搶手 高價誘當黑工
印尼移工輸台大塞車 「現在要再等2到3個月」
猜你喜歡
余苑綺過年前發現癌症2度復發 肝臟和淋巴又出現癌細胞
元宵節12大禁忌 別穿這色條紋衣、剪髮「一年都存不到錢」
赴高醫調查罔腰懷孕案 高市衛生局結果出爐
總統府國策顧問「崑濱伯」於老家安詳去世 享耆壽92歲
罔腰再曝「流血」引熱議! 高市衛生局今發函通知說明
喉嚨癢咳不停,吃枇杷有用嗎? 中醫警告「4種情況」淺嚐即止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
友曝吳孟達肝癌化療虛弱無力說話 僅能手勢給反應
變性網紅罔腰自曝懷孕 衛生局明發函要求一周內陳述意見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長年壞習慣,身體終反撲!肝膽名醫膽結石發作,痛到掛急診開刀
健康「乳」妳所願!醫:遠離乳癌靠「三及早」!
撞球「黑寡婦」珍娜李驚傳罹患卵巢癌 剩不到一年壽命
肌肉量少也會影響心臟?研究:心臟病風險多81%
為什麼老人會有「老人味」?簡單3招改善異味
你都幾點才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從內傷到外
可樂、氣泡水用二氧化碳 納食品添加物列管
一輩子都被責任追著跑....一個精神科醫師罹帕金森氏症告白:生病12年,我才真正「活著」
「癌症只是數字遊戲」得癌的機率很大程度取決於一事
影/高雄衛生局要約談「罔腰」 甚至釐清有無密醫行為
自曝懷孕引關注!罔腰接受調查 高市:釐清事證中
整理包/228三天連假就醫別亂跑! 醫院服務門診資訊一次看
「等死了再睡」不再成立 你該知道的長壽最佳睡眠時間
有性功能障礙?先看看你是否正在吃這些藥
陳時中證實:部分負擔會小幅提升、不影響弱勢慢箋
醫病平台/醫師分享三個乳癌病人,三種故事 (上)
初二回娘家禁忌別踩 民俗專家:兩撇步招好運
幫癌末先生辦生前告別式!尹亞蘭:珍惜每個當下,人生很多事沒辦法「等一下」
年初一的十大禁忌 你最常犯哪一項
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曝光 衛福部:還沒收到健保署資料
預防失智症趁早!21種全球認證降低罹患風險方法
院長講堂/連年舉辦國際論壇 陳自諒「別人視為葵花寶典,對我來說,醫術就是要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