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從地板起立與坐下的能力可推知壽命長短?研究教你如何測試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兒科

誤解情緒 過動兒不是故意

「媽媽明明很生氣,你還嘻皮笑臉?你不知道我在發火嗎?」 記者陳立凱/攝影
「媽媽明明很生氣,你還嘻皮笑臉?你不知道我在發火嗎?」 記者陳立凱/攝影

【聯合報╱曾愛迪/北市宏恩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

「媽媽明明很生氣,你還嘻皮笑臉?你不知道我在發火嗎?」、「同學玩遊戲輸了很難過,你怎麼還嘲笑他?」、「為什麼你心情不好就要摔東西?」以上對話,相信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家長而言,必然不陌生。近來許多研究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不僅具有注意力不良、過動及易衝動等特質,情緒能力也比其他同儕弱。

情緒能力是指正確解讀他人情緒、覺察自己情緒狀態,並以適切方式表達情緒、處理情緒。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情緒能力有缺陷 ,除了與其不專注或衝動特質有關,也可能與他們推論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theory of mind)及情緒情境辨識能力不足有關。

若孩子情緒不穩定、時常錯誤解讀他人情緒,或不懂得以適切方式表達情緒,極易影響人際互動,進而引發負向情緒,甚至衍生心理症狀或情緒困擾。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的注意力問題,不一定會隨長大而自然改善,尤其衝動及過動的特質,以及情緒能力不足,這些容易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產生情緒困擾、偏差行為及人際互動障礙,進而影響其活適應及心理健康。

父母是孩子人生旅途上的陪伴者及引導者,當問題發生時,應避免責備孩子,而是去了解問題背後原因及情境脈絡。

若孩子經由醫療評估後,的確有衝動、過動或注意力缺陷的問題,除尋求醫療或心理專業協助,更需要建立合理的教養態度與方法,減輕孩子受到症狀干擾的程度,發揮原有能力,活出屬於自己的精采人生。

如何增進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

1.情緒反映及同理:

當孩子出現不當言語或行為時,父母需要覺察、反映並同理孩子背後的情緒,如「小文很生氣,因為媽媽不讓你玩玩具。」情緒反映協助孩子口語表達,而非以哭鬧等行動表達情緒。

另一方面,當孩子知道他人了解自己感受時,情緒能獲得安撫,才有回復理智的可能。

2.情緒接納與涵容:

父母本身受限於教養責任與壓力,往往急切地企圖修正孩子行為。然而,情緒本身沒有對或錯」父母可以修正孩子行為,但必須先接納其感受,尊重孩子在面對生活事件時的主觀情緒或想法,覺察自身困境,沉澱情緒,才有能力聆聽孩子心聲,共同解決問題。

情緒圖卡是指人的表情圖卡,圖卡上的主角有不同臉部表情,請兒童猜測主角表現的情緒。 圖/曾愛迪治療師提供
情緒圖卡是指人的表情圖卡,圖卡上的主角有不同臉部表情,請兒童猜測主角表現的情緒。 圖/曾愛迪治療師提供
3.減少環境不利因素: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常分心或忘東忘西,父母可藉由環境調整,以減少發生這些狀況。

例如請孩子把交辦事項寫在記事本,定時檢查;在寫功課或上課時,減少分心與外界刺激;與老師協調在上課時給予孩子離座走動的機會,如擦黑板、發作業本。

4.從活動中實際演練:

不少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對於他人情緒辨識能力不佳、自我情緒覺察不足,家長可利用角色扮演、閱讀繪本、問題討論,或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如看情緒圖卡(見上圖),讓孩子練習分辨情緒、請孩子在時限內說出想到的情緒字彙等,增進孩子的情緒辨識能力及情緒表達能力。

※延伸閱讀》

‧過動兒一心多用…不是不專心


‧孩子老被霸凌? 過動兒也是受害者


‧如何診斷孩子是不是過動症?


‧開會坐不住、愛插嘴 大人也有過動症


‧5原則、6步驟 教養過動兒

過動 注意力不足 教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