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家庭婚姻

坐在餐桌前 看孩子的內心世界

【內容摘自《餐桌上的奇蹟》,作者SBS特輯製作小組/譯者孔祥柏,大田文化出版】

孩子所期望的家庭聚餐

應該是家人們圍坐在餐桌前面的晚上七點,我們把腳步轉向大寺洞的補習班街。當暮色漸漸低垂,從附近的建築物裡,穿著校服的青少年們成群結隊地蜂擁而出。他們都是在放學之後,直接前往補習班的國、高中學生。因為現在還不能回家,他們前往附近的便利商店、麵食店,三三五五地分散開來去充飢。這些學生說,因為補習班結束的時間通常都會超過晚上十一點,所以幾乎沒有跟父母見面的時間。

雖然大寺洞有「私人教育集中地」之稱,但是其他的地區似乎也沒有多大不同。在韓國,百分之九十的小學生、百分之八十的中學生,以及百分之六十的高中生在接受私人教育(二○○九年)。也因此,在看到小學生裡面的百分之十六、國高中生裡面的百分之四十八‧五不能跟父母親一起吃飯(二○○七年)的統計數字之後,並不怎麼會讓人感到衝擊。有很多家長認為,光是讓孩子唸書就已經沒時間了,怎麼會知道而不去做呢?而出現對餐桌教育產生反感的趨勢。而且也有人反應說,孩子也不是那麼喜歡跟家人一起享用餐食,何苦非要勉強孩子一定要跟家人一起享用晚餐。這些真是值得我們仔細思考的事情。

坐在餐桌前孩子的內心世界

事實上,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感覺上比起父母親更喜歡跟朋友一起打發時間。但這真的是青春期的孩子所希望的嗎?二○○七年針對首爾、京畿地區的國、高中男女學生所做的調查報告(國中生四五○名、高中生三五○名)資料顯示,國中生百分之六十七、高中生百分之六十二回答說「跟家人一起用餐時是感到愉快的」。那是因為在家庭聚餐的過程中「可以一起談論很多事情(國中生百分之六十五‧八、高中生百分之五十五‧八)」的緣故。

根據CASA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百分之六十五的青少年回答說,如果可以常和家人一起共餐,那麼寧願放棄和朋友之間的交流活動。換句話說,在家庭聚餐的過程中,如果可以感覺到和樂融融的氣氛,孩子們便會愉快地度過這時間,而且也會積極地參與。那麼孩子們所期望的家庭餐桌,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挑選了一所國中來調查,結果顯示每個星期進行一至二次家庭聚餐的答案超過了一半。其中對於家庭聚餐抱有負面想法的人也很多,而且在餐桌上的對話演化成嘮叨跟責罵的情形也滿多的。

在我們家呀,(吃飯的時候)常會因為日常生活上的瑣事而爭吵。舉例來說,如果我沒去丟垃圾,我的父母親就會邊吃飯邊就這個問題來指責我。從學校放學回家的時間只要稍微晚一點,也一直責怪我為什麼回來晚了。還有爸爸從公司晚下班回家的時候,音量也會增高,所以讓我感到心煩。

在吃飯的時候,常會提出學校成績的問題,然後我們就會輪流被湯匙敲腦袋,所以感覺(吃飯的時候)有點彆扭。而只要我們稍微發表一點意見,爸爸就會亂發脾氣,我們根本就連說都不敢說……。

在這種情況之下,孩子自然更喜歡一個人用餐。但是父母親可不要忘記,家庭聚餐會讓孩子的情緒安定,而且跟對生命的滿足感有密切的關係(國高中學生對家庭聚餐的認知與態度—暻園大學食品營養學系二○○七)。

而事實證明,這種情緒上的安定,會對孩子的成績也會有連鎖反應。針對我國一百個學校排名第一的國高中學生,以及中等程度的學生來做比較,全校排名第一的學生每星期家庭聚餐的次數很明顯地要超出許多。而在全校排名第一名的學生當中,沒有進行家庭聚餐的情況要比中等程度的學生少四分之一。每星期進行六至十次的情況則高達了百分之七十三(中等程度學生佔百分之三十九)。

當然,不能光看這個結果,就斷定如果一起進行家庭聚餐,那麼所有的小朋友的成績就會提升、問題行為也會減少。因為孩子本身的智能、學習的態度、教育的制度、家庭在社會經濟上的地位等,都會造成非常多的變數。

但是就算其他的外部環境會有變動,唯有家庭聚餐是可以保護青少年的最基本底線。因為青少年孩子對父母親所期望的,竟然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低。

青春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