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健康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今健康
進入冬季後,台灣的氣候有時冷有時熱,有時早晚氣候溫差大,在這萬物收藏之時要如何調理身體做好養生?中醫師表示應保持「注意保暖」、「留意作息」、「適量進補」、「少吃生冷」等4大原則。
冬季注意氣候變化 頭、頸、背是保暖重點
澄明中醫診所薛沛芳中醫師表示,人體的頭部、頸部、背部主一身之陽,這些部位若沒做好保暖,容易受到風寒入侵,引起感冒、頭痛等影響健康,是在入冬後更應注意保暖的重點部位。而手腳因屬於循環末梢,是較不易保暖的部位,因此建議民眾冬季盡量避免短褲、短裙,手腳容易冰冷的族群可以透過泡腳改善末梢循環較差的問題。在冬季可適時的戴上帽子、手套、圍巾、襪子更有助於保暖。
冬季作息應早睡早起,運動穿搭宜洋蔥穿法!
在生活作息方面薛沛芳中醫師表示,入冬之後半夜到清晨的溫度普遍偏低,建議最好在晚上9點至11點就寢,並可將外套備於床側,以利中途起床上廁所或早上起床時保暖。起床時間建議約6~7點太陽出來之後為佳,下床前可以在被窩中先活動一下四肢再緩緩起身,並記得穿上外套適應溫差,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應注意保暖,並且避免快速起身的大動作。
許多人在清晨會有運動的習慣,但也應保持先等太陽露臉再開始運動的原則為佳。運動前後也應記得做好暖身和收操,並隨時補充水分、將汗擦乾,水分補充以溫開水為主。穿搭以一件穿上一件的洋蔥式穿法為佳,適度添加衣物,內衣建議可穿吸濕排汗的衣服,配上長褲,穿上連帽的防風外套,更有助於保暖。冬季時的運動可選擇較緩和的類型,如快走、太極拳、瑜珈等,半小時即可。
冬季飲食宜加辛香料,避免生冷降低免疫力
在飲食方面,薛沛芳中醫師則表示可酌量加入辛香料,如蔥、薑、蒜、辣椒、胡椒、咖哩等,提振體內陽氣,並適量攝取堅果、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溫補、入腎的食物。飲食禁忌則應避免瓜類(南瓜、木瓜除外)、竹筍、冷飲、冰品等生冷食物,以免人體陽氣受損,降低免疫力。
冬季進補應適量,進補前也應與專業中醫師了解自己的體質及身體狀況為佳,食材便可依個人體質選擇適當的高蛋白質食物,如羊肉、鴨肉、羊肉等,並加入合適的藥材增強效果,烹煮的方式以燉補為佳,更有助於消化吸收。
薛沛芳中醫師特別提醒,冬季進補選擇適合自身體質的食材相當重要,像是有三高、慢性病、痛風、感冒、生理期、體質燥熱的人就不適合進補,以免上火造成身體負擔。而腸胃功能不佳、容易脹氣、消化不良、容易軟便等族群,則應先將脾胃調養好再進補。提醒民眾在進補之前務必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免影響健康。
除了提醒民眾冬季應注意的養生之道外,薛沛芳中醫師也介紹了三種不同有利冬季養生的食譜,其製作簡單相當方便,民眾不妨可以試試。
桂圓紅棗茶
材料:
龍眼乾3顆,紅棗3枚,水500ml
做法:
將龍眼乾、紅棗加入水中,大火煮滾後,小火煮10分鐘即可。
紫米紅豆粥
材料:
紫米1杯,紅豆1杯,水8杯。
做法:
步驟1:外鍋加入2杯水,跳起後悶10分鐘。
步驟2:外鍋再加入2杯水煮一次,悶10分鐘後加糖即可(依個人口味添加)。
進補藥膳
食材:
枸杞5錢,黃耆3錢,當歸2錢,川芎2錢,桂枝2錢,炙甘草2錢,紅棗5枚
做法:
藥材洗淨加入1000ml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20分鐘,可依個人喜好加入食材燉煮。
※體質燥熱者不適合此方。進補之後,如果出現痘痘、口乾舌燥、嘴破、便秘等症狀是上火的表現,此時多喝水、補充一點蔬果,消除火氣。
《延伸閱讀》
.冬季保護心血管!溫差大易引心血管疾病,醫教4招保護好自己!
.冬天洗澡防中風、心肌梗塞!醫:先洗手腳再洗身體,這些細節都要留意!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