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小心補過頭!泡腳、半身浴也有補冬功效
今天是廿四節氣的立冬,很多民眾開始吃藥膳補冬。聯新國際醫院中醫科醫師陳藝文提醒,今年冬天氣溫下降較快,立冬進補可以增加免疫力,必需視個人體質來調整。有三高疾病、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不宜冒然進補,可用足浴或半身浴來代替,同樣能促進血液循環,保健身體。
立冬進補是中醫所謂的「秋收冬藏」,順應自然節氣的養生之道,為接下來的冬天及隔年做好準備。陳藝文提醒進補應依體質調整,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的慢性病患、及長期壓力大、熬夜、晚睡的民眾,對於薑母鴨和羊肉爐等比較燥熱的藥膳,應儘量減少,可改用石斛、玉竹、白芍等滋陰藥材比較適合。
陳藝文表示,每年立冬或冬至後,都有民眾因為「補錯」或「補過頭」造成身體不適來求診。如果吃太燥熱,可能出現晚上不易入睡,睡眠品質不好,原本僵硬的肩膀和腰背變得更緊繃,甚至疼痛。另外,心跳可能變快,皮膚變差長痘痘,女性經期出現變化,經血量減少、顏色變暗。
如果出現「補過頭」的燥熱症狀,陳藝文建議多補充水分,多吃黑木耳、白木耳等滋潤食物;另外,也可以泡腳或半身浴,將火氣往下帶,幫助排出。如果燥熱情況仍沒有改善,應尋求醫師治療。
陳藝文也表示,泡腳或半身浴不僅適合慢性病患,一般民眾也可當作日常養生保健。半身浴水溫不可過高,以舒適為宜,水位應低於心臟高度,浸泡時間約30分鐘,期間水溫降低可適時添加熱水,亦可加入粗鹽與當歸尾、白芍、熟地黃、雞血藤,促進血液循環。半身浴之後應注意擦乾身體,並持續保持下半身溫暖,避免吹風受寒;如果大量出汗,應補充電解質,可將常溫的運動飲料加熱開水,以一比一的比例飲用。
陳藝文指出,補冬以「滋陰暖陽」為原則,過猶不及都可能適得其反。心血管疾病、慢性病,重大疾病、孕婦如要進補,建議應先徵詢醫師意見。如有感冒、咳嗽、鼻過敏等外證情形,建議先不要進補,才不會造成反效果。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不想坐輪椅活到老?86歲國寶大師司馬中原分享5秘訣
動錯又吃錯 肌少症纏上熟齡族
機器人教食物營養 風靡長輩
日本人為何長壽?專家分析飲食三大特色讓他們更健康
用機器人和長輩「套交情」 基隆市推廣營養有高招
顛覆傳統!日本名醫建議:想健康,就「不要跑步」!
冬季養生重補腎 多吃「5黑」抗老、禦寒
寒流報到 2招做足保暖
「養兒防老」已經過時了!這樣做才能防老
平均比其他美國人多活10年 加州長壽市養生秘密曝光
排毒光流汗、上廁所還不夠! 再教你5招清出身體裡的廢物
立冬進補吃四神湯 別熬夜多曬後背助抗寒
北榮研究:老年人肌肉量與肌肉生長抑制素間負相關
吃夠營養保體力 對抗中年肌少症
只為自己 一個人的智慧鍋
你有肌少症嗎? 快量小腿圍
高齡肌少症患者80%不自知 小腿粗細透露警訊
預防關節退化要吃維骨力?藥理專家破解健康生活5迷思
10月8日「寒露」進入深秋 醫師建議補充柔潤食物
高達75%是亞健康患者 醫師建議4原則邁向身心健康
50歲後想凍齡防失智! 重點在一個超簡單動作
抗氧化及抗自由基 10大減重防老超級食物
養護機構銀髮族 玩平板好處多
打太極、愛吃魚 101歲「型男」養生秘訣
醫生總說「別熬夜」,那幾點睡覺算熬夜?
時序入秋 營養師推薦這些食材強身又抗老
運動提升肌耐力 降低失能
久坐自救 每天1小時中強度運動
每天久坐9小時 死亡風險增22%
不一定要滿頭大汗才叫有運動!研究指輕度運動做家事也能降早逝風險
猜你喜歡
顛覆傳統!日本名醫建議:想健康,就「不要跑步」!
鐵質豐富替代紅肉最佳!素食者缺鐵可多吃這種菜
愛吃拉麵注意!日本研究:拉麵店盛行地區 這種病死亡風險愈高
毛衣縮水怎補救?怎洗才不會變形?3招讓毛衣不怕洗
天冷吃鍋又怕胖 營養師提醒:最後一步這樣煮就毀了
「早餐前運動最健康」最新研究:有效控血糖、燃脂肪
羽絨衣手洗還是丟洗衣機?日本家事達人:脫完水放這個,衣物更快乾
提升秋冬的免疫力 日本國寶級料理家都會製作這道食物
順著生活作息喝更健康!營養師提醒喝咖啡注意3件事
「排毒」從斷食開始?專家教你搞懂3種斷食法要怎麼吃才對
怎麼穿都還是好冷? 常吃8樣食物讓你從胃暖到心
日本人為何長壽?專家分析飲食三大特色讓他們更健康
寒流報到 做「足」保暖好過冬
「過午不食」對身體到底好不好?名醫用科學實驗檢視
健身只顧上半身?當心胸肌還沒練成反而先操壞血管
天冷吃鍋怕胖? 醫師:別吃湯尾粥
羊肉太腥、茄子太油、蒸蛋不嫩?你只是沒掌握技巧
不想坐輪椅活到老?86歲國寶大師司馬中原分享5秘訣
卵子品質好不好,看分泌物就知道?醫師這麼說
「養兒防老」已經過時了!這樣做才能防老
早餐到底要吃什麼?日本國寶級料理家推薦這道食物
比馬鈴薯營養美味 台灣這款常見主食成美國人新寵
別再將錢尿到馬桶裡!維他命只是創造「很貴的尿液」
冬季養生重補腎 多吃「5黑」抗老、禦寒
洗手台陳年黃垢難除?不用買清潔劑,一個生活用品就搞定
沙茶醬這麼香 原來是加了這些原料!
卵磷脂高出雞蛋3倍!專家揭小小一顆鵪鶉蛋有多營養
柑橘健康也不能多吃!可能招來4個小麻煩
魚丸、蝦丸裡真有魚蝦肉嗎?主要成分是這些添加物
一餐吃20個水餃會變胖嗎?營養師教餃子熱量怎麼算
胃不好的人怎養胃?遠離「兩果」、常喝「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