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的菜單好油好好吃?明代有眾多太醫,為何多位皇帝活不過40歲?書畫收藏家何國慶從明代的御膳、史料中解密,明神宗30年不上朝,與身體狀況不佳有關,從御膳清單可發現,萬曆皇帝餐餐離不開麵食、餅,澱粉含量高,從畫像中不難發現萬曆皇帝身形肥胖,從現代的眼光來看是失敗的養生學。
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是知名的書畫收藏家,去年底出版「萬曆駕到」為明神宗翻案,從豐富的墨跡手稿等史料收藏,重新看待萬曆時代。何國慶推崇明朝社會富而好禮,藝術文學風氣鼎盛,但歷任皇帝均在位不久,唯有萬曆皇帝10歲登基,在位最久,但也僅活了58歲。
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被認為是明朝崩壞的開端,但近代史學家從史料及萬曆皇帝下葬的定陵挖掘發現,萬曆的右腿明顯比左腿短,顯見身體狀態不佳,影響早朝。
何國慶說,從明神宗飲食來檢視,幾乎餐餐富含澱粉,根據「事物紺珠」記載,包括八寶饅頭、夾糖餅、芙蓉花餅等系列茶食(麵製的點心)以及雞蛋麵、剪刀麵等,都是他喜愛的主食。從菜單推測高澱粉、高脂、高糖食物,導致萬曆身形肥胖,行走時必須扶著肚子,加上腿疾,步態蹣跚,長期下來有損健康。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以健康養生的策略看,萬曆的生活型態不符合健康老化原則,近年來新提出的「行動不良症候群」(Dysmobility syndrome)清楚描述行動遲緩、無力虛弱與中廣型肥胖對於高齡者健康有負面影響,而從飲食與運動方式來看,萬曆皇帝確實有「行動不良症候群」的可能。
何國慶從心靈層面來看,萬曆受父親寵愛,自小被視為「接班人」,家庭有愛讓萬曆皇帝不似其他皇帝生活在驚恐中,加上大臣海瑞對萬曆相當忠誠,在精神上,他認為萬曆皇帝相對健康。
陳亮恭也指出,從陽明大學的研究發現,身體活動能力、生活滿意度、整體健康狀況、壓力及認知功能是五項影響高齡者長期死亡風險的重要指標,可看出心理與壓力狀態對於健康的影響,身為日理萬機的皇帝心理壓力應該很大。
圖/遠流提供
何國慶說,明朝有11位皇帝三十餘歲即駕崩,例如武宗(正德皇帝)30歲溺斃、熹宗(天啟皇帝)才22歲落水意外,沒多久病重過世,何國慶說,除了年輕皇帝體弱,大臣權傾朝野,導致心情鬱悶;且當時皇帝長居皇城,不似清朝皇帝有避暑、野獵的「運動」習慣,因此明朝皇帝普遍短命。
明朝皇帝還有哪些養生術?何國慶將在17日舉辦的「後青春安老學:明朝皇帝失敗的養生術」揭祕,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將加入對談,從現代醫學觀點剖析明代失敗的養生學,可以從中趨吉避凶,學習預防養生原則,活得更優質、健康,享受不一樣的長壽生活。
後青春安老學:明朝皇帝失敗的養生術
時間:4月17日(周一)晚間7時30分(7點開始報到)
地點:敦南誠品B2視聽室(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45號)
講座限量120席:為付費講座,現場將抽「萬曆駕到」、「長壽和你想的不一樣」書籍。
請先上網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go/neverold5
講座當天,健康事業部、元氣網共同招募新會員,成功加入新會員者,可獲得武田愛喜C禮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