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光靠吃的能在8周內改善關節炎?專家推最強抗發炎飲食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聰明飲食

吃優格最佳時機曝,早吃晚吃效益不同!搭這些食物一起吃效果翻倍

優格示意圖。
優格示意圖。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優格因為富含乳酸菌、蛋白質與鈣質,又具備低熱量的特性,長期以來是許多人維持腸道健康、控制體重的重要食物。然而,根據最新的營養學觀點與近年的研究發現,優格的吃法大有學問。如果吃錯時間或選錯配料,雖然不至於傷身,卻可能讓珍貴的益生菌折損大半,甚至不知不覺攝入過多糖分。

空腹吃優格比較不好嗎?胃酸強度是關鍵

不少人習慣早上第一口就吃優格,直覺上好像能讓腸道「立即補充好菌」。但營養師指出,空腹時胃酸濃度偏強,比菲德氏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容易受胃酸破壞,降低真正抵達腸道的存活量。

不過根據日媒《Hint-Pot》訪問營養師指出,並不是空腹吃就完全沒效,而是如果你的目標是想改善腸道菌相、增加好菌,空腹吃優格可能不是最理想。尤其早餐時腸胃尚未啟動,胃酸偏強,建議先吃些其他食物墊胃,再吃優格更能保護好菌。

吃優格最佳時機:用餐中或飯後

多數營養師一致認為:優格在用餐中或飯後吃,效果最好。原因是,這時食物會中和部分胃酸,益生菌的生存機會提高,自然更容易抵達腸道。

不過就算益生菌未必能以活菌形式抵達腸道,也不是完全沒作用。營養師解釋,被破壞的菌體仍能成為腸道好菌的養分,有助於腸道菌相平衡。

若想增加益生菌發揮功效,可以搭配:

.富含寡糖的奇異果、香蕉

.富含膳食纖維的杏仁、核桃、腰果等堅果

這些都能促進好菌增生,是簡單又有效的「腸道加分組合」。

而優格中的蛋白質與乳酸也有助穩定血糖,對減重族群來說,做為點心是相對友善的選擇。

擔心骨質?晚餐吃優格吸收效率更好

除了腸道健康外,優格中的鈣質對骨骼也很重要。如果你特別關心骨質健康,營養師建議,晚餐吃優格的補鈣效果較佳。

因為鈣質在夜間吸收率較高,睡眠期間骨骼重建較活躍(骨芽細胞作用強)。因此選在晚餐攝取鈣質,可幫助夜間骨骼修復。

若再搭配含維生素 D、K 的食物效果更好,例如:

.維生素D:鮭魚、乾香菇、木耳

.維生素K:納豆、海帶芽、小松菜、花椰菜

吃完含上述食材,再來一杯優格當甜點,是不少營養師認可的「強化骨骼」組合。

不要在睡前吃優格!

雖說在晚餐時段吃優格的補鈣效果較佳,但睡前 2–3 小時內進食,無論是優格或其他食物,都會增加腸胃負擔,也可能提升體重。

此外,要讓優格真正有效的關鍵不全是「什麼時候吃」,「持續吃」更重要。

許多人以為益生菌只要吃一次就能「住進腸道」,事實上大部分益生菌不會永久定居,必須要持續補充才能維持菌相平衡。也就是說,比起糾結「早上或晚上吃比較好」,更重要的是要每天固定吃、長期養成習慣。

蜂蜜能讓益生菌存活更久?

此外,根據《verywell health》報導引用2024年的科學研究指出,在優格中加入 1 茶匙蜂蜜,可以讓益生菌在腸道中存活得更久。原因可能是蜂蜜中的天然成分能保護益生菌,讓它們比較不容易被消化道破壞。

但研究作者也提醒:益生菌活得更久,不代表一定能帶來更多健康效果。腸道環境複雜,並不是「菌越多越好」,而是需整體平衡。

營養師也補充,雖然消化過程會殺死部分好菌,但多數益生菌仍能存活,不必過度擔心「都浪費了」。

蜂蜜加太多可能反效果

雖然蜂蜜能幫助提升益生菌存活率,但要特別留意——蜂蜜畢竟仍是「添加糖」。

1茶匙蜂蜜約為64大卡,多數為醣類。美國飲食指南建議,添加糖應限制在每日總熱量的 10% 以內。若每天吃優格都「淋一大匙蜂蜜」,很可能一不小心就超標。

營養師建議,優先選擇「原味優格」或「原味希臘優格」,想要有甜味,再自己加少量蜂蜜或水果,這樣的糖分攝取比較安全。一定要避免買「蜂蜜風味優格」,這種常含人工甜味劑或過量糖分。

優格要長期持續吃才能培養好菌

優格每天攝取量約一碗飯大小,約350至420cc,並應長期食用,這正是長期累積、培養好菌的過程,而培養好菌也需給予好菌營養來源,因此吃完優格後,記得要吃足夠的膳食纖維,培養腸道好菌。

不論你的目標是改善腸道、穩定血糖、控制體重或增強骨質,找到適合自己的吃法並持續下去,才是優格真正有效的關鍵。

【資料來源】

《Hint-Pot》

《verywell health》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益生菌 優格 腸道健康 乳酸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