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飯「年年有餘」? 譚敦慈提倡年夜飯「配給」不留剩菜
吃太澎湃 欠下體重債
大魚大肉不再是農曆年節專屬,尾牙過後,就是春節,多數民眾從一月中旬到春節,肚子都一直呈現「過飽」的狀態,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每年過年每人體重平均增加1到3公斤。
譚敦慈說,沿襲過去,許多人還是認為春節就是要餐餐澎湃,象徵新年豐收,但大部分台灣人營養過剩,年節飲食經常高油、高鹽、高糖,不僅造成肥胖,對於三高患者更是極大負擔,媽媽則常被迫扮演撿吃剩菜剩飯的角色,也不利媽媽的健康。
買好吃巧 千元就解決
譚敦慈每年過年年菜採買花費都不高,多在千元解決,她認為買得多,不如買得好,很多家庭主婦的冰箱裡,常冰著去年採買的年菜,至今都還沒吃完,不只食材已經不新鮮,也造成浪費。
台灣採買方便,城市內24小時超市很多,她將「保存食材」的責任交給超市,要吃多少就買多少,別讓家中冰箱堆得滿坑滿谷,冰箱若是冰超過7成以上的物品,冰箱內失去對流流暢度,冰箱溫度無法維持,食材也可能因保存溫度不足,增加細菌滋生的機率。
一次吃完 少重複加熱
過去常見年夜飯吃不完,吃了一次又一次,主婦們捨不得倒掉,重新加熱又加新的食材進去,愈煮愈大鍋。譚敦慈說,若要加食材下去再煮,建議把原本的湯倒掉,僅留下食材再重新烹調,新增食材建議適量就好,以免又成了剩菜。
反覆烹煮,原本鍋內的油、鹽分不斷累積,特別是肉類,肉類不斷加熱擔心有「氧化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機率。譚敦慈建議,若一定要再烹煮,建議重複加熱的肉類搭配新鮮蔬菜,新鮮蔬菜有抗氧化效果,可減少一些身體負擔。
「長年菜」是經常重複加熱的年菜,很多家庭甚至連吃一個禮拜。譚敦慈提醒,多數蔬菜栽種採用氮肥,深綠色蔬菜重複加熱會有產生硝酸鹽的疑慮,建議長年菜料理前先汆燙,之後盡量一次吃完,不要加熱又加熱。
紅肉多菜 搭配魚豆蛋
譚敦慈說,她家的年夜飯,通常煮10人份,菜煮不到10道,菜色主要以一種紅肉多種菜,搭配魚豆蛋。她分享兩道年節一定會吃的菜色。
第一道是蔬菜蝦,每人配給一隻大蝦,汆燙後挑腸,蝦先擺盤,醬汁則準備適量的洋蔥、番茄,拌炒煮到糊化後,加上適量的鹽與糖,淋在燙好的蝦子上,搭上香菜就完成。
第二道是水果雞,購買一隻雞腿,取代全雞,蒸過後,將腿肉摘下剝成絲,加上蒜頭、蔥拌一下,另外準備白蘿蔔,切絲後用鹽巴醃過,擠掉苦水,放入鍋內加熱,加上香油、辣椒、鹽巴,同時把稍早拌過的雞絲加入拌炒,最後加上蘋果絲,簡單拌一下,即可上菜。
有些家庭在春節喝些小酒,參照國健署的建議,無論男女,每周不要超過14個單位,等於5杯250毫升酒精濃度為11%的紅酒,或是5罐600毫升酒精濃度為4.5%的罐裝啤酒,最好分散3天以上飲用。
適量就好 美味更回味
譚敦慈說,年菜改為配給制後,也增加孩子回味年菜,她的姊姊過去曾誇獎媽媽煮的一道炒米粉很好吃,下次返家時,媽媽一次煮了兩大盤,吃到她怕,姊姊再也不愛吃炒米粉。「好味道適量就好,過量就變得不好吃了」,不過,馬上調整年菜分量,得挑戰傳統觀念,難以一蹴可幾,建議跟家人溝通後,慢慢調整。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味噌顏色深淺差很多 深色味噌愈可能產生毒素?
喝無糖汽水比較不會胖?錯,恐間接激發食欲吃下更多食物
不是不能吃,看你怎麼吃!中醫教3技巧 吃宵夜不怕胖
冷凍食品營養都流失了?有些營養反勝過新鮮蔬果!
已服藥也調整作息為何還是憂鬱?問題出在只吃這樣食物
外國的鮮乳比較純?加熱殺菌方式影響口感
買海鮮怎知品質好不好?5種常見海產挑選要點看這裡
愛吃超加工食物易早死 逛賣場別拿這7種現成美食
豬油真的不健康嗎?一張圖看它樂勝其他4種油
天冷吃麻辣火鍋 無近視男視力竟狂飆千度險瞎
吃炸物死亡風險飆升!即使炸魚、炸海鮮也有害健康
一圖看「常見食物普林等級表」吃對不用擔心尿酸高
紅茶、白茶和綠茶哪個好?口感、價格和健康價值比一比
豆漿營養成分高每日可喝1到2杯 專家提醒這群人不適合
研究:吃太胖會變笨!醫師告訴你保持身材的最佳秘訣
研究:飲食多10%超加工食品 死亡風險恐增15%
吃元宵 營養師提3飲食技巧、4選購要點
營養師教學 手做低熱量高纖五彩湯圓
早午餐一起吃省事又減肥? 醫師提醒早餐選擇三大錯誤
《世界上最健康者的祕密》作家揭預防感冒、流感祕密
有效降低膽固醇 專家推薦多吃這5種食物
遠離癌症、有益心臟!研究告訴你為什麼要常吃洋蔥
吃素不易得心臟病? 國健署指部分素食用油反而多
你吃的是肉鬆還是豆粉?肉鬆的製法、成分大公開
體內環境荷爾蒙可檢測!醫師教10法則遠離環境荷爾蒙
生食熟食怎麼擺?食科專家教你必學的「冰箱管理術」
麵條麼Q彈的原因都是加了添加物?食品專家解析
食品標示到底該看什麼?專家說自己必看的3項指標
食品添加物到底在「添」甚麼?食科專家解析利弊
不只抗血栓、助消化!鳳梨8大好處防癌必吃 但這幾種人要少吃
猜你喜歡
維持舒適的S型睡姿 專家教你怎麼挑選理想的彈簧床墊
曬太陽助生成維生素D 在室內隔著玻璃是好方法嗎?
有害身心健康!上班族5大要命習慣,你中了幾項?
草莓農藥殘留爆多!用什麼水洗才能真正洗淨?
茶與咖啡喝多易骨鬆?研究指長期飲茶女性骨密度更高
貧血補鐵沒用?醫師曝真相:因為這個沒救到
朱慧芳/柑橘 柳橙 皮皮挫
含重金屬又會致癌?豬身上6部位食用疑慮大剖析
年節吃吃吃 防食物中毒5原則
朱國鳳專欄/失智≠悲情!看三個生命鬥士與失智症「優雅共舞」
物理治療師教3招「微運動」 強化心肺功能和肌肉強度
連體雙胞胎忠仁逝/當年主刀醫陳維昭:忠仁近來常感頭痛
女星帶全家喝油11天「排毒」糖尿病高血壓全排出了?
為何女性肺癌患者多屬肺腺癌?做好這件事是存活關鍵
麻油、三杯、薑類好補 中醫師建議有這種症頭別吃
對花生過敏的人可以吃花生油嗎?真的有可能過敏!
血糖高就要杜絕所有甜滋味?營養師:3種食物可常吃
豬是大吉拳 打出圓滿新年
豬的醫學貢獻 原來這麼多
挨上司罵、被路人撞…感到憤怒怎麼辦?日宗師:夾臀部就不氣了
偷師廚神 剩餘年菜大變身
不說沒人知道!超商和速食店有2項「隱藏版」商品
別再說政治歸政治了!放任政客亂搞 提高人民致命機率
利尿、補血的芹菜最營養的部份竟是這裡,平常都吃錯了!?
過年吃火鍋「上火」怎麼辦?營養師提供6點訣竅
原始居民從不刷牙卻鮮少蛀牙 這樣還有需要洗牙嗎?
維生素B好處多 抗氧化 還能預防失智、中風
益生菌一定有益健康嗎? 5個觀念正確選擇益生菌
同學癌逝、妹妹中風癱瘓 他沈痛籲改善這些生活惡習
早晨第一杯水喝熱水還是涼水?專家教你這樣喝輕鬆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