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不能隨便吃!八種體質,你是哪一種
▍怎麼自己看體質?
中醫把人的身體狀況大致分成九種體質,第一種是「平和體質」。
意指平常身體狀況不錯,不胖不瘦、氣色好、皮膚光亮,吃什麼都沒有特別症狀,大部份的人都屬於這種體質。這類的人吃當歸鴨、薑母鴨、羊肉爐等各種食補都沒問題,但還是不能吃過量;如果發現開始會長痘痘、頭皮出油,就表示是吃過度了,其他的八種體質介紹如下:
▍其他體質如何自我判斷?
1. 陽虛體質:這類體質通常比較清瘦,症狀為怕冷、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咳嗽、、腹瀉,膝腳痠軟。男子性功能比較差,女子年輕時就容易有經痛、閉經或不孕。
2. 陰虛體質:口乾舌燥火氣大、皮膚乾、便秘,個性通常比較急。
3.氣虛體質:容易疲倦、動不動就出汗、大便較稀軟或易腹瀉,通常不喜歡走路、運動。
4.血虛體質:臉色蒼白或萎黃、易疲勞、易頭暈目眩。
5.痰濕體質:體形軟肥、動不動就疲勞、嗜睡、關節痠痛,糖尿病也屬於痰濕體質。
6.濕熱體質:易長濕疹、臉紅、長痘痘、腹部滿痛、易噁心嘔吐、口渴。
7.血瘀體質:皮膚容易長斑、嘴唇呈紫黑或暗紅色、女性月事來潮刺痛感,易有血塊,曾經中風、心肌梗塞過的人通常也會有血瘀的症狀。
8.氣滯體質:長時間久坐不動和完美主義者容易屬於這種體質,症狀是容易手腳冰冷但不怕冷,女性年輕時月經來潮容易有脹痛感,這類體質的人平常容易情緒失調、容易緊張、壓力大。
▍適合吃補的人
如果是血虛、陽虛體質的人,市面上一般的秋冬食補通常也很適合。
在中醫來說,中年以上的人因為老化的關係,腎水比較消耗,通常會比較傾向於陽虛的體質。所以如果評估自己比較容易怕冷、容易腳痠、膝關節不好,比較缺血、臉色蒼白,偶爾可以吃點熱補;但是虛不受補,吃要適量,不要吃太多,否則吃太多反而容易不舒服。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愛長照
愛長照提供最實用的長照資源補助、養生保健、疾病知識、心情支持等彙整。我們是與照顧者站在一起的專業團隊,有「銀髮照顧」的相關疑問,歡迎來「愛長照」了解更多!
》網站:http://www.ilong-termcare.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8525carehelper/?fref=ts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卵子品質好不好,看分泌物就知道?醫師這麼說
三伏貼+三九貼 中醫教你調理虛損體質減少換季過敏
乳癌放療副作用讓人痛苦 中醫療法讓她重燃抗癌信心
寒流報到 做「足」保暖好過冬
冬天大吃少動造成水腫?先看你是哪型才能對症下藥
高以翔猝死/預防勝於治療 中醫教日常保養防心因性猝死
天冷泡腳助血液循環?中醫:不是將腳放到熱水中就好
準媽咪夜半腳抽筋 可多吃小魚乾、黑芝麻和紅棗核桃
鹽烤橘、水煮梨、枇杷膏…止咳別亂吃 先了解屬性
蘇貞昌顏面神經失調引關注 醫:把握7天黃金治療期
痰濕生廢物讓你百病叢生!中醫教洗澡做一件事,擺脫痰濕體質
皮膚乾燥手腳冷 中醫教你顧脾胃
男大生感冒吃薑母鴨補身體 結果導致症狀加劇甚至失聲
經痛可以靠足部按摩緩解嗎?中醫師:這種人不建議
半夜頻尿打斷睡眠該怎麼辦?針灸名家教你按摩氣海穴
立冬補冬補嘴空 中藥材吃對才有益健康
立冬推薦「首烏紅棗茶」養精蓄銳補好腎
46歲女蕁麻疹反覆發作癢到睡不著 中醫一周助改善
生理周期影響代謝 中醫:每月這幾天減肥、豐胸最有效
秋天不只養肺也要顧脾胃 中醫推薦這2種色系的食物
大啖秋蟹正是時候 這些人想吃卻吃不得
常喉嚨卡卡、食慾不振?你可能是「痰濕體質」
懷孕吃補看體質 中醫師提醒亂吃可能流產
半夜頻尿無法好好入睡?醫師教4方法改善
白髮生長位置代表不同器官病況 中醫教食補對症下藥
咳不停怎麼辦?中醫教先搞清楚外感、內傷再止咳
「痰」比「濕」還麻煩!治痰要從腸胃開始,台灣針灸權威的2個解方
中風發作時,指尖放血能救命?中醫師:這件事更重要
產後喝生化湯 醫:並非喝愈多愈好
寒露降溫皮膚乾癢 中醫師建議多吃維生素C、膠質
猜你喜歡
生日有「1」或「2」 百元入住台南趣淘漫旅
顛覆傳統!日本名醫建議:想健康,就「不要跑步」!
別再將錢尿到馬桶裡!維他命只是創造「很貴的尿液」
鐵質豐富替代紅肉最佳!素食者缺鐵可多吃這種菜
愛吃拉麵注意!日本研究:拉麵店盛行地區 這種病死亡風險愈高
羽絨衣手洗還是丟洗衣機?日本家事達人:脫完水放這個,衣物更快乾
提升秋冬的免疫力 日本國寶級料理家都會製作這道食物
日本人為何長壽?專家分析飲食三大特色讓他們更健康
不想坐輪椅活到老?86歲國寶大師司馬中原分享5秘訣
毛衣縮水怎補救?怎洗才不會變形?3招讓毛衣不怕洗
「排毒」從斷食開始?專家教你搞懂3種斷食法要怎麼吃才對
怎麼穿都還是好冷? 常吃8樣食物讓你從胃暖到心
羊肉太腥、茄子太油、蒸蛋不嫩?你只是沒掌握技巧
卵子品質好不好,看分泌物就知道?醫師這麼說
「早餐前運動最健康」最新研究:有效控血糖、燃脂肪
早餐到底要吃什麼?日本國寶級料理家推薦這道食物
比馬鈴薯營養美味 台灣這款常見主食成美國人新寵
順著生活作息喝更健康!營養師提醒喝咖啡注意3件事
魚丸、蝦丸裡真有魚蝦肉嗎?主要成分是這些添加物
柑橘健康也不能多吃!可能招來4個小麻煩
寒流報到 做「足」保暖好過冬
半夜睡覺腳抽筋,補鈣就對了?專家說明抽筋可能原因
維他命K可助減緩老化 老年人應多攝取這些食物
「養兒防老」已經過時了!這樣做才能防老
不失敗的鑄鐵鍋麵包
天冷吃鍋又怕胖 營養師提醒:最後一步這樣煮就毀了
卵磷脂高出雞蛋3倍!專家揭小小一顆鵪鶉蛋有多營養
吃素、不吃穀物讓人更健康?BBC紀錄片狂打網紅的臉
動錯又吃錯 肌少症纏上熟齡族
多吃乳製品能長壽嗎?哈佛做了22萬人追蹤研究
冬季養生重補腎 多吃「5黑」抗老、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