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1%的人需要 教授:吃維他命是在浪費錢
到底需不需要吃維他命?曾經有位駐美的台灣外交官當面問我這個問題。他因平日公務繁忙,所以夫人要他每天吃維他命補身體。雖然他自己認為沒必要,可是一來不忍拒絕夫人好意,二來也說不出個「不」的理由,所以詢問我的意見。以下是我整理多篇科學論文,綜合給他和讀者的建議。
微營養素從日常飲食攝取就夠
維他命共有十三種,而它們都是「微營養素」。「微」的意思是說,一點點就夠了。要攝取這一點點,平日三餐的均衡飲食也就夠了。「微」的另外一個意思是,很容易被超過。既然平日三餐就夠了,再吃藥丸補充,當然就超過了。
可是很多人以為吃越多越好,所以維他命過量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美國每年有六萬個維他命中毒的案例,被報告到毒物控制中心。這六萬個案例是嚴重到需要被報告到毒物控制中心,那沒那麼嚴重,可是已經超量的案例有多少,六十萬還是六百萬?想知道更多關於維他命中毒的症狀,讀者可參考〈維他命的毒性〉這篇文章。
2012年發表的一篇報告中,總共分析了七十八個隨機臨床試驗,其中接受調查的人數近三十萬。結果發現,維他命E和胡蘿蔔素(維他命A)補充劑會增加5%的死亡率。而維他命C則既沒好處,也沒壞處。
台灣也有一些官方以及專家們談論維他命濫用的文章。毒物科醫師林杰樑就曾在文章中舉例,香港有位小孩因食用過量含維他命A的魚肝油,得了肝硬化。另一篇文章「維他命補過頭,恐增罹癌風險」,標題就已經很明白了。這麼多的文章都是勸讀者只要飲食均衡,就可攝取足夠的維他命。所以,維他命的「他」,指的是誰,顯然不是一般大眾,而是指擁有龐大利益的廠商們了。
補充劑是在浪費金錢
2018年6月有一篇正式發表的研究論文,標題是〈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用於心血管疾病之預防和治療〉。這篇論文是由來自世界各國的三十九位醫生、營養師和科學家共同撰寫。他們分析了2012年到2017年期間發表的所有有關補充劑與心血管疾病以及死亡率之間關係的研究報告(共一百七十九篇),結論是: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非但無益於心血管疾病之預防或治療,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反而有害。例如維他命A、B3、C和E,都與死亡風險之增加有關。
對於這樣的結論,媒體當然會徵詢專家的意見,而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意料中事」。既然專家們都知道補充劑非但無益反而有害,為什麼普羅大眾還照樣在花大筆大筆的錢吃這些可能有害健康的藥呢?有關補充劑非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文章,我已經寫了數十篇,但每隔幾天,還是會收到讀者詢問:真的是這樣嗎?唉,這根深蒂固的毒癮,要怎樣才能拔除呢?
天然和合成維他命的迷思
有位讀者曾經對我說:「我吃的是天然的綜合維他命,而非合成的。」,所以我問:「天然的綜合維他命是什麼,是從動植物萃取出來的,還是罐子上寫著天然的人工藥片?」其實,大多數讀者對「天然」兩字有很大的誤會。
從這個例子就可看出,天然這個詞現在幾乎已經等同於「騙你傻乎乎」了。台灣的「環境資訊中心」在2014年2月發表一篇「食管局沒定義,美食品狂打天然」7。它的第一段是:美國預先包裝好的食物產品,打著天然的標誌上架,但骨子裡卻滿是人工添加物和化學成分,原因是美國根本沒有定義什麼是「天然」。
沒錯,FDA沒有對天然下定義,法律上當然也就不能追究某某標榜天然的產品是否造假。科學上,也一樣無法定義什麼是天然。縱然是從動物或植物萃取出來的營養素,在萃取、純化及製劑的過程中,一定需要使用一些物理或化學方法來處理。所以,就算源頭是天然,但最後的產品卻可能已經遠遠偏離天然了。
嚴格來說,所有天然的維他命就只存在於食物裡(維他命D是來自陽光),而它們一旦被萃取出來,就再也不是天然了。所以,您如果相信「合成的」不好,那您也就只能從食物和陽光來攝取維他命。
只有1%的人需要維他命補充劑
好消息是,對絕大多數的人(99%)而言,食物和陽光的確就可以提供足夠的維他命。壞消息是,對同樣的這些人額外補充(罐子裡的)維他命,卻可能會增加死亡率。
所以,維他命是否天然,並不是個問題,而是「到底需不需要補充」。真的需要補充維他命的人不多,大約只有1%,例如:吃全素(蛋都不吃)的人需要補充維他命B12。儘管市面上大多數維他命B12補充劑是合成的,卻還是有效的。
還有,住在陽光不足地區的人,尤其是發育中的小孩,是需要吃維他命D補充劑(縱然是所謂的合成的,也是有效)。也就是說,只要是在「需要吃才吃」的情況下(而不是額外補充),合成的維他命是既安全又有效。
我之所以這麼肯定,是因為這一百多年來,有關維他命的研究已經累積了超過三十萬篇論文,而這裡面,絕大多數的研究是針對合成的維他命而做出來的(畢竟天然維他命不易取得)。如果說合成的維他命有什麼不好,那也就只是在它們被濫用的時候。很不幸的,在美國有三分之一的人濫用維他命,而我猜台灣也好不到哪裡去。
維他命的最佳來源?你的盤子,不是你的藥櫃
講個悲哀的笑話:內人的一群大學同學來訪加州,借宿在我家。他們都知道我反對吃維他命補充劑,所以就偷偷地去買維他命要帶回台灣。被內人知道後,就推說是親友託買的。哈!不愧是我忠實的粉絲(其實我知道他們真正的用意是在做功德,促進經濟)。
最後,補充一篇哈佛醫學院發表的文章,標題是〈維他命的最佳來源?你的盤子,不是你的藥櫃〉。對於維他命補充劑還有疑問的讀者,這篇文章的標題,已經下了很好的結論。
林教授的科學養生筆記
.維他命共有十三種,都是「微」營養素,從平日三餐的均衡飲食攝取就夠了,再吃藥丸補充的話很容易超過,反而對健康有害.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非但無益於心血管疾病之預防或治療,在某些情況下反而有害。例如維他命A、B3、C和E,都與死亡風險之增加有關
.嚴格來說,所有天然的維他命就只存在於食物裡(維他命D是來自陽光),而它們一旦被萃取出來,就再也不是天然了
作者:林慶順教授
出版社: 一心文化
●作者簡介
林慶順教授(Ching-Shwun Lin,PhD)
擔任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教授,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教授生涯退休之後,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版主林慶順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的教授(22年,現已退休),擁有40年的醫學研究經驗,及在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版主是用醫學研究及寫作的經驗來經營這個網站,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主要目的是要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與誤導。https://professorlin.com/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募資1天破千萬 教授曝維他命「暴利」故事
影/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 高醫營養部揭3大NG行為
年假尾聲幫身體暖機!上班族可吞提神、助眠營養素
你也吃魚油、人蔘補身?營養師告訴你,哪些保健食品不宜與藥品一起吃
維生素D有利防癌、骨鬆、失智?醫教3招補好補滿,罹癌患者更要補
日本同步配方 全新合利他命「金」強效錠 有效改善末梢發麻
以為葉黃素顧眼?藥師:多吃無益 還可能皮膚變黃
葉黃素百百種該如何選擇? 藥師破解常見5大NG觀念
手麻腳麻像針在刺?注意維生素B12缺乏警訊!掌握3-6周黃金治療期
白藜蘆醇、茄紅素是護心好成分? 營養師破解真相
有保健食品聲稱獲FDA認證?教授:百分之百是騙人的
天冷喝雞精補身 有哪些人不適合須注意!
降低血壓、膽固醇和發炎?蜂王乳真的對健康有益嗎?
保健食品不是有吃有保庇 藥師:別跟3類藥物一起服用
葉黃素什麼時候吃?預防黃斑部病變 眼科醫師曝「黃金時間」
B群可以晚上吃嗎? 藥師:吃對劑量助好眠,但吃錯B群種類恐造成反效果!
「芝麻素」可護心、保肝還抗氧化...真那麼厲害?藥師告訴你:真正有效的是這3項
醫病天地/保健食品 不是「有吃有保庇」
吃「蚓激酶」降血脂?小心只是吃辛酸!台大醫示警下場
從500元到上千都有...保健食品價差為何這麼大?藥師教你從「標示」找出好產品
「蚓激酶」降血脂、清血栓? 醫師:不如規律運動
飯後1顆B群被醫學系好友嗆「沒常識」 網友戰翻
到底什麼是功能醫學?功能醫學屬於正統醫學的範疇嗎
維生素C可預防主動脈剝離?教授告訴你為何是胡扯
穀胱甘胺酸是什麼?我們真的需要補充穀胱甘胺酸嗎?
吃葡萄糖胺治關節退化、吃銀杏治記憶力差?藥師親揭:6大營養品盲點解析
服用維他命C可減少感冒症狀?教授:鬧劇+惡作劇
改善哮喘、預防卵巢癌風險?又2則維生素D神話破滅
蔓越莓和甘露糖哪個能預防泌尿道感染?結果令人意外
維生素D無效是因為吃錯?教授告訴你無效的真正原因
猜你喜歡
多吃蛋對健康有無危害?心臟權威建議做一事便知
吃麵比吃飯更容易胖?乾麵、湯麵哪個好? 營養師公布「正確答案」
吃香蕉有助減重? 營養師揭「最佳時機」及風險
過年「這一味」發霉不要吃 中醫師分享保肝7要訣
女人要主動投資,不要想靠老公…理財教母林奇芬48歲漸進式退休:學會「4要」,老後才輕鬆
減重雞胸肉吃到膩?專家:4類食物這樣吃健康又好瘦!
鳳梨不僅是水果!譚敦慈教你鳳梨保存及入菜料理
愛穿一身黑的人自傲、難以親近?心理學家透露他們的真實性格
擔心吃鳳梨會刮舌?了解科學原理讓你放心大口吃
鳳梨好處一籮筐 但別小看吃錯方式引起的健康風險
壽司、青醬皆入列!8種原料看似健康 含鹽量意外高的食物
「1瓶抵12瓶」理科太太賣維他命功能誇大? 食藥署要查
不要的牙刷清磁磚?省過頭小心越掃越髒!家事職人教11種「超省時妙招」一次清除髒污
喝紅豆湯可以補血嗎?中醫師警告「3種人」別吃太多
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募資1天破千萬 教授曝維他命「暴利」故事
驚見蛤蜊長「詭異白點」 內行人曝成因:不建議吃
全台吃鳳梨「再等等」!鳳梨王子:現在還沒盛產 等清明後再搶救
百病起於寒!中醫師提點,擺脫冷底體質的溫熱養生祕訣
剛出爐的麵包不能吃?營養師告訴你更重要的課題
全球飲食指南年度評比出爐:這種飲食法連4年穩坐第一
海口人的霸氣!烏魚子「一人一整條」 醫提醒:烏魚子膽固醇高,高血脂者要當心
擺著就能變乾淨?日本家事達人傳授「放置清潔法」 輕鬆搞定廚房3大髒汙難題
愛健身、注重飲食的物理治療師 不到30卻罹關節炎 她省思:我忘了好好照顧自己
有豆字卻非真正豆類 澱粉、纖維、蛋白質,你吃的是哪一種?
我這樣拉筋的感覺是對的嗎?物理治療師教你正確的暖身伸展
手腳冰冷喝熱可可祛寒?小心更冷!營養師:喝對成分很關鍵
驚蟄後漸暖,細菌與病毒蠢動!春養肝多吃青色蔬菜,這些上火食物先避
茶葉渣2大妙用,入菜成超級調味料!專家:富含8大營養素,丟掉超可惜
醫師教你吃養生零食:解饞、健康一起兼顧!
多老算是老到無法擁有性愛?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
走過自殘、重度憂鬱 甜美版大S:只要願意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