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7種肉最致癌!醫:大腸癌4大症狀不注意,恐已是末期
日前心海羅盤葉教授「大腸癌」逝,大腸癌可說是相當可怕。據統計,國人大腸癌發生率全球第一,比對世衛組織資料,發現國內罹大腸癌發生率冠全球,7種肉類恐是致癌主因,但曾有一名吃素20年的婦人,就醫時已是大腸癌第四期,可見大腸癌的致病原因還有基因突變、遺傳等,甚至吃素都不保證免疫。
台灣大腸癌患者人數居高不下且逐年增加,可能與飲食西化嗜吃肉類、肥胖人口增加,以及基因突變、遺傳、吸菸等有關,而近年食安問題不斷,許多黑心食品都含致癌物質也有影響。
削減最致癌的7種紅肉
美國癌症協會的前列腺癌和大腸癌主任說,「某些食物會增加大腸癌風險,而這些食物是紅肉和加工肉類。包括牛肉、豬肉、羊肉、熱狗、火腿、培根、香腸等等。建議每周吃2次以內即可;可改以海鮮、雞肉等白肉攝取。
這時恐有人認為吃菜不吃肉就不會罹大腸癌,這是錯誤觀念,但仍應多吃蔬菜,可搭配適量富含抗氧化維生素、花青素、葉酸的蔬果。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表明,食用低脂飲食,如食用肉類改以瘦肉為主的息肉患者大腸癌發病率較低。
若出現4大症狀,速速就醫
養成妥適運動習慣、多攝取高纖蔬果、保持良好生活作息且不菸不酒,都是預防大腸癌的良策,若屆齡50歲且小於75歲,每2年可至醫院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提前發現大腸癌瘜肉、腫瘤,盡早切除可增加病患痊癒機率,同時抑制復病風險。
出現大腸癌症狀,請速速就醫:血便或感覺大便排不乾淨;排便習慣改變,例如原本常腹瀉,卻改成便秘,且時間持續3個月;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本文出處,更多資訊請上《每日健康》、《每日健康》粉絲團。】

每日健康
致力推廣生活化的健康資訊平台
擁有全台最豐富健康社群影音內容
國內外健康生活資訊一網打盡
訂閱每日健康,全家人日日保健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十大癌症之冠大腸癌 醫建議定期篩檢最高存活率達9成
38歲自律男不菸不酒竟癌末 醫: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
8旬老婦腫瘤阻塞腸道難排便 金屬支架協助恢復
為何大腸鏡檢查容易「被退貨」?醫曝原因:清腸不徹底
哪些人易得大腸直腸癌?醫:約8成與後天有關,3症狀速就醫早期存活率達九成
大腸癌術後未追蹤 拖到肛門流血
大腸直腸癌術後未追蹤 9個月後肛門流血膿
為什麼沒症狀也要做大腸癌篩檢?醫曝篩檢與診斷的區別
貧血只吃鐵劑治療,可能延誤大腸癌診斷!預防腸癌的3個重要提醒
63歲女停經仍頭暈貧血 醫機警揪出大腸癌
北市十大死因惡性腫瘤蟬聯榜首 每30分就有1人罹大腸癌
右側大腸癌比左側還難發現 一圖看懂左右側大腸癌症狀區別
8成腸癌都是亂吃惹禍!營養師公開「防癌食物清單」:都是冰箱常備菜
年長患者腸癌發現多已中晚期!大便習慣改變要注意,8症狀提早察覺
大腸癌篩檢追蹤跌2成 醫師憂:2年後大腸癌死亡率恐增!
常放臭屁是大腸癌前兆嗎?形成臭屁取決於2個因素
大腸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跳繩、水果連皮吃」竟可防大腸癌!醫師群公開防腸癌大全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當癌王
台東人肥胖第一名 小心大腸癌找上門
大腸癌蟬聯13年十大癌症之首!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做好「一件事」可降低33%死亡率
她激烈減重暴瘦竟是癌上身!聽醫師話抗癌成功
出現7症狀當心大腸癌已上身! 醫:做對2件事可助預防
大腸癌不一定得裝人工肛門 大腸支架解決腸阻塞困擾
吃素預防大腸癌 營養師:你還需要吃一項關鍵食物
朱高正癌逝 久坐、不運動、晚睡都是大腸癌危險因子
年年潛血檢查無異狀 36歲男血便一查竟是3期腸癌
婦人每年必做大腸鏡檢查 慶幸早發現腫瘤並切除
老婦持續腹脹2個月就醫 升結腸腫瘤7公分
不到40歲罹大腸癌第三期 全因熱愛做3件事中標
疫情讓四癌篩檢掉1成 萬名大腸息肉、腸癌揪不出
猜你喜歡
38歲自律男不菸不酒竟癌末 醫: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老翁腹股溝腫脹近30公分 檢查發現惡性脂肪肉瘤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才診斷發現是直腸癌四期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生命故事/回歸本質,癌症遠離 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十大癌症之冠大腸癌 醫建議定期篩檢最高存活率達9成
生命故事/擁抱希望 我的正能量向你靠近
生命故事/從抗癌生活走回平凡日常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
生命故事/謝謝您,我很好 抗癌之路因您而勇敢
生命故事/用我的故事給你溫暖 請不要怕,換我給你力量
生命故事/重拾生命的信心 罹癌後我學會與自己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