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向民眾推廣4癌篩檢 意外發現自己得零期乳癌
「幸好發現得早!」劉小姐在苓雅區啟動婦女乳房攝影檢查記者會上,分享意外發現罹癌的過程,她說,推動癌症篩檢已有7年之久,相當忙碌,曾有護理師勸她「年紀到了也該去夾一下」,不過因不覺得乳房有異狀,仍拖了2、3年才去檢查,沒想到醫師說「妳的片子看起來怪怪的」,最後確定是零期癌。
劉小姐表示,她遇過很多40、50歲女性,每天忙小孩、忙家庭、忙工作,卻忽略了自己身體健康,「要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家人」,呼籲45到69歲婦女要有自主健康管理意識,每兩年定期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掌握乳房健康情況。
苓雅區衛生所所長謝米枝說,苓雅區高齡人口已達19%,已屆超高齡社會標準,106年該區女性乳癌死亡率每十萬人口為14.4人,比全國12.6人及高雄市13.4人的平均值還高,分析該區高齡女性人口比例偏高、但受檢意願低,近兩年死亡率歲有下降,不過符合受檢資格者僅40%完成檢查。臨床發現,定期檢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2到3成。
謝米枝表示,為鼓勵婆媽到區內天主教聖功醫院、市立民生醫院、阮綜合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大同醫院與愛汝診所等6家醫療院所受檢,衛生所每月抽出10多名得獎者、年終還有大獎,共有100多個獎項;衛生所也首度推出QR code預約服務,以手機掃描就能預約檢查日期,減少等候時間,約8到10分鐘就能完成檢查。相關訊息請至高市苓雅區衛生所官網查詢。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男生也會得乳癌 他不菸不酒確診已是第三期
男性乳癌症狀與女性相同? 早期幾乎無感!胸部有這些特徵要警惕
乳癌化療中,我是不是無法生育了?年輕、中年、老年得乳癌要怎麼治療,名醫提供指引
乳房攝影檢查不舒服 只做乳房超音波可以嗎?醫師圖解
那怕只有1%機會 她患三陰性乳癌因免疫治療獲好轉
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早歐美8至10年 醫籲定期篩檢存活率高
女性殺手——乳癌,尤其有家族史的要特別注意!
25歲新手媽媽哺乳摸到硬塊 竟是乳癌二期
看見乳癌之後的天晴/經歷大病一場 我心重開機
30歲罹患乳癌 她被迫面對生命與生育的抉擇
「生過孩子、餵母奶就不易得乳癌?」她哺乳發現硬塊...以為漲奶卻是乳癌
乳癌是婦女殺手 醫師:乳房X光攝影能早期發現
二寶媽勇抗乳癌轉移 名醫籲:正確治療乳癌就像慢性病
年輕女性別輕忽 未滿40歲乳癌患者年增逾千人
內視鏡微創手術切除乳房 助罹癌女性恢復自信心
網路傳言「乳房X光攝影可能會增加乳癌或甲狀腺癌的罹癌風險」,這是真的嗎?
莫非定律?愈擔心復發 乳癌愈易復發
她45歲確診早期乳癌怕復發喪命 醫師面前失控崩潰大哭
HER2+乳癌新希望 能降低復發率
每天約7人因乳癌死亡!9大危險因子難避免,但這件事你可以做決定
粉紅健走風雨無阻 籲45到69歲婦女「報復性乳攝」
台灣乳癌發生率高 醫師:乳房重建資訊待提升
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乳癌」排第四 7種高危險群要當心
乳癌揪團到職場檢查 滿20人即可申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台大引進超級電腦助乳癌診斷
45至69歲婦女免費乳癌篩檢!預防乳癌專家建議這樣吃
乳癌防治基金會跨界公益下午茶 宣導乳癌防治為愛齊跑
93歲嬤抗乳癌 術後恢復良好
乳房自我檢查要在月經來後一星期! 懷孕、哺乳期更不可輕忽
洗澡摸到乳房有硬塊 微創手術切除良性腫瘤不影響外觀
猜你喜歡
少年3度罹癌恐切半張臉 單親爸戶頭剩4百善心協會全出
腸躁症會變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醫警告「3情況」最好快就醫
不讓大腸鏡白做 醫師教你做檢查前如何清腸最乾淨
愛吃辣、飲酒、喝熱湯恐釀食道癌 這些不良習慣也要戒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 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鍾沛君肺癌開刀 醫師許文虎籲有家族史40歲做LDCT
鍾沛君右肺異常開刀 醫師告訴你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朱俐靜曝罹癌!6個乳癌好發族群 這些人每月要自我檢查
鍾沛君肺腺癌出院 醫提醒:有家族史 更要警覺
腹痛以為消化不良 卵巢癌逾5成確診時已為晚期
肺癌及早發現是關鍵 男子不抽菸竟因空汙罹癌靠這檢出
名醫蔡俊明:一期肺癌患者幾乎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早期發現治癒率9成 5天5千人連署肺癌篩檢普及化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JAMA》發現降低肺癌機率達33%的飲食法
大腸直腸癌可預防 出現7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
活越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權威醫:一等親家族史及早篩檢
女性罹患肺癌人數 首度超過大腸癌
議員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吳淡如也驚爆「疑似肺癌前期」
吃不下、消化不良是胃癌前兆 醫:避開飲食地雷可預防
血尿不會痛沒關係?醫:膀胱癌8成有無痛性血尿,還有其他這些症狀更要留意
頭頸癌患者重返社會 盼政府拉一把
台灣大腸癌地圖出爐 雲嘉南200人就有1人居冠
預防子宮頸癌 接種疫苗保護力有10年
血尿是膀胱癌唯一症狀 這二種人要特別注意
預防攝護腺癌 男逾50歲應做PSA檢測
台中榮總食道癌病友會登場 抗癌鬥士分享抗癌6年經驗
頭頸癌晚期患者藥物二擇一 醫病陷兩難
口腔、食道癌 男發生率比女多10-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