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的溫小姐是高齡產婦,接受不孕治療後,順利受孕及生產,隨著新生命的誕生,全家沈浸在喜悅中。在哺育至第四個月時,溫小姐突然摸到左胸內側上方有個硬塊,壓起來有痠痛感,請教長輩,認為是乳腺炎阻塞,乳汁結成硬塊,溫小姐就未多理會。
由於持續不舒服,溫小姐至住家附近婦科診所就醫。醫師觸診後,也認為是餵哺母乳時所產生的乳腺發炎、堵塞,開了一些消炎藥物,並提醒她擠奶時特別加強按摩乳房。
乳頭濕疹+硬塊 竟是HER2陽性乳癌
不久後,溫小姐乳頭附近出現濕疹,局部甚至有些糜爛,她覺得有些怪怪的,開始減少哺育次數,但硬塊卻越來越大,這才轉至醫學中心就醫。沒想到病理切片化驗結果竟為乳癌,腫瘤已經接近三公分,且屬於較棘手的HER2陽性乳癌。
台北長庚醫院一般外科暨乳房外科教授陳訓徹說,「懷孕時,罹患乳癌風險較低」,其實是錯誤的觀念,臨床證實,懷孕三、四胎以上的女性罹患乳癌機率確實較低,但一般女性在懷孕及哺育期間仍可能罹癌。
婦科權威李茂盛醫師表示,他曾收治多名哺育期間被確診乳癌的個案,由於大部分哺育媽媽都可能有乳房腫塊、濕疹等困擾,一開始並未聯想到乳癌,直到硬塊越來越大,才覺得不對勁。
李茂盛表示,乳腺分泌乳汁時,如果發炎,就會導致腺體阻塞不暢,乳汁持續累積,就會結成硬塊,這是相當常見的問題,只要予以按摩,就可緩解不適,繼續哺育。
如果剛好在懷孕哺育期間罹患乳癌,比較難以立即發現及確診,有可能延誤治療時機。李茂盛建議,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如果計畫懷孕,最好先接受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以確定乳房狀況。
陳訓徹指出,近年門診發現,在懷孕及哺育過程中,被確診為乳癌的個案似乎增加不少,許多正在哺乳中的癌友,在摸到乳房硬塊時,以為乳腺炎阻塞所造成,可能因此錯失治療時機。
他說,就有患者在哺乳半年多之後,發現即使乳汁排空,右乳仍有硬塊,當時立即就醫,但婦科診所醫師並未發現異狀。直到停止哺乳半年多,右乳腫塊不退,甚至越來越大,才至醫學中心就醫,確診為第二期乳癌。
台灣每年新增一萬多名乳癌患者,其中四分之一屬於HER2陽性,推估全台每年增加3000名HER2陽性乳癌病友,因HER2基因過度表現,以致預後復發轉移的風險大增。
懷孕、哺育時罹癌 惡化程度更快
陳訓徹說,懷孕、哺育時,如果不幸罹患乳癌,乳房腫瘤受到賀爾蒙影響,惡化程度會更快,提醒哺育媽媽,在乳汁排空後,乳房應該呈鬆軟狀,如果摸到硬塊,就應提高警覺。萬一確診罹癌,應立即中斷哺育,在醫師評估下,選擇適合的治療策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