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胃癌

胃鏡與超音波均無發現異常 醫師:這類胃癌好發於女性

即使沒有任何症狀,年過40歲也應作胃鏡與胃幽門桿菌檢查,以確認胃部健康情形。
即使沒有任何症狀,年過40歲也應作胃鏡與胃幽門桿菌檢查,以確認胃部健康情形。
記者高彬原/攝影

30幾歲的小潔(化名)過去幾個月來有腹痛的症狀,就醫進行胃鏡檢查與超音波檢查均無發現異常,但不舒服的症狀持續出現,影響生活。她陸續換了幾家醫療院所,這一次,醫師在進行胃鏡檢查時,一如常規灌進空氣試圖將胃撐開檢視,不過卻注意到小潔的胃似乎很硬、撐不太開。醫師心想,「該不會是皮革胃」?

醫師透過胃鏡觀察,並未發現胃黏膜表面有什麼不尋常,不過進一步細看卻注意到,她的胃壁增厚得厲害,後來確認是罕見的「瀰漫型」胃癌,這種型態的胃癌細胞會沿著黏膜下層擴散浸潤,才因此影響胃壁失去彈性、造成所謂的皮革胃(linitis plastica)。

國健署最新(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胃癌高居我國癌症發生率第九名,一年新增3658人罹病。胃癌可概分成「腸型」與「瀰漫型」,前者占大多數,小潔罹患的後者則相對罕見。

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葉秉威表示,「腸型」胃癌好發於年紀較長的人,發生原因可能與感染胃幽門桿菌、環境與飲食導致發炎反應較相關;患者往往會有腸化生、萎縮性胃炎等前驅病灶,透過胃鏡可看見潰瘍情形。「瀰漫型」胃癌則好發於30、40歲左右的青年,其中又以女性居多,這種類型的胃癌與個人基因變異或遺傳較有關。

「瀰漫型」胃癌細胞會浸潤在黏膜下層,內視鏡深入胃部觀察黏膜表面卻無明顯異狀。這類型患者可能會有的症狀包括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但這些都是非典型症狀,很難確診,即使做了胃鏡也可能像小潔過去的經驗一樣,醫師未必能立即發現異常,「瀰漫型」是比較不好的胃癌型態,預後很差,只能仰賴患者與醫師的警覺性。

葉秉威表示,胃癌初期症狀均不明顯、易被忽略,我國六成以上病人一確診就達中晚期。因此,一般建議即使沒有任何症狀,年過40歲也應作胃鏡與胃幽門桿菌檢查,以確認胃部健康情形。

葉秉威表示,約莫七成胃癌患者均感染胃幽門桿菌。胃幽門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人類受到感染的比率相當高,高達四到五成的台灣人帶菌,因此特別呼籲定期健檢,發現異狀就及早殺菌治療;另應避免與人共用餐具,以免口沫傳染。

保「胃」小叮嚀
資料來源/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葉秉威<br />製表/記者羅真
保「胃」小叮嚀 資料來源/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葉秉威
製表/記者羅真

胃癌 幽門桿菌 胃鏡 健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