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接受免疫療法 緩解症狀
67歲張姓婦人罹患胃癌末期,手術切除部分胃後,接受化學治療,病情起伏藥物未能控制,因腸阻塞無法進食、喝水,後採用免疫療法,經1年治療,癌症指數獲得控制,症狀緩解。
台中慈濟醫院今天表示,張姓婦人罹患胃癌,2年前接受胃部手術,切除2/3的胃後接受化學治療,但病情起伏,次年又因惡性腸阻塞無法進食,詢問醫師意見後,決定採用免疫療法。
張婦接受免疫療法後,出現皮膚癢、皮屑一直掉的症狀,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表示,這是病人對藥物有反應。為解決張婦進食問題,余政展剖腹探查,發現張婦腹內的腸子黏的非常緊,無法做繞道或造口,這是胃癌病人最糟的狀況。
家屬接受最壞結果的心理準備後,張婦的腸子開始通了;無法進食、排便的狀況也在第二次免疫療程後好轉;余政展推斷,應是免疫治療發生作用,腸道恢復通暢活力。
余政展表示,張婦免疫療法每月2次,近1年治療後,癌症指數恢復正常,檢查都在正常範圍內,腹水消失、腸道恢復通暢,癌症的症狀獲得完全緩解,無新病灶出現。
余政展指出,免疫治療藥效發揮作用的機轉是激發人體免疫T細胞毒殺癌細胞,研究報告的反應率大約1到2成,張婦對免疫療法反應顯著是突出個案。
癌症中心主任高瑞和提醒,免疫治療已是癌症治療不可或缺的部份,但相關資料仍在累積,還有很多未知的部份要探討,病人是否使用免疫治療前仍要有正確觀念,就是免疫治療雖然已被證明有效,但仍非第一線藥物。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吃不下、消化不良是胃癌前兆 醫:避開飲食地雷可預防
胃口差、吃不下以為感冒別輕忽 當心是胃癌警訊!
晚期胃癌主要症狀:胃口差、體重下降
除菌預防胃癌 高風險群擬普篩
胃癌初期難發現、進程快 很多人輕忽的常見毛病是警告
癌症是由自己的細胞變異而來! 醫:做好這件事就能遠離「胃癌」
亞洲比歐美有更多胃癌患者 專家:可能跟這個原因有關
清大發現生物標記 精準標靶治胃癌
8成胃食道逆流照不出病症! 長時間發炎恐變成食道癌
輕微貧血當沒事 中年男腸胃竟長罕見瘤
胃脹.胃痛吃不下? 小心不只是消化不良 而是胃癌末期!
胃癌確診多為晚期!除了吃重鹹 ,還要提防8項危險因子
一周3天吃香腸又飲酒 工程員罹胃癌晚期
WHO研究:癮君子手術前 至少戒菸四周
防止胃癌發生新趨勢 醫師:根除幽門螺旋桿菌
胃癌晚期福音 HER2標靶藥下月起給付
婦腹痛以為胃潰瘍 檢查竟是HER2胃癌肝轉移
以為只是胃痛靠止痛藥?當心有這6症狀可能是胃癌
66歲婦食慾不振、體重暴跌 檢查發現罹第3期胃癌
胃部息肉多良性 八旬嬤卻罕見胃四顆息肉同時癌變
排便出血當痔瘡 婦胃長4顆息肉竟全癌變
35歲男歌手不菸不酒、作息養生卻驚傳罹晚期胃癌
不是沒刷乾淨!他牙齒嚴重變黃,竟檢查出胃癌
每年帶走兩千多人生命!胃癌6成患者 確診已是中晚期
胃潰瘍術後未乖乖回診追蹤 四年後已是中晚期胃癌
胃鏡與超音波均無發現異常 醫師:這類胃癌好發於女性
和幽門桿菌共存是迷思 罹胃癌風險增5.6倍
根除桿菌 胃癌風險降7至8成
病變前除幽門螺蜁桿菌 可降七八成胃癌風險
忍痛吃止痛藥已久!顏清標侄子輕生原因竟是胃癌不願家人擔心
猜你喜歡
抗癌成功的人都吃什麼?日名醫教你抗癌飲食8重點
起初只是肩頸痛 婦人不抽菸、無家族史卻檢出罹肺腺癌
兄弟皆肝癌逝,才發現自己是高危群!他依2準則,讓癌症晚10幾年才來報到
經實驗認證!一張圖看懂該多吃的防癌食物金字塔
結婚2年老公就罹癌!陳月卿:癌症,是包裝很醜的禮物,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感
下背痛查出罹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助他恢復行動
洋蔥!夫為癌妻拜託醫生「這件事」 萬人暖哭:真的嫁對人
女子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處理 5年後惡化為甲狀腺癌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揮別癌症陰影擁抱人生夢想 崔咪:「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沒有目標的活著。」
懷特報喜!癌因性疲憊症新藥3月納健保 嘉惠乳癌患者
擔心疫情不就醫!男腹痛掛急診 竟是大腸癌併發腸穿孔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別以為不痛代表不嚴重 無痛性血尿3%至6%為癌症
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癌症營養補充迷思大盤點
我需要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嗎?專家:3大特徵是罹癌高風險群
六旬翁追蹤慢性C肝 及早發現肝癌腹腔鏡手術切除
北榮研究;免疫療法+口服抗病毒藥 治B肝肝癌更有效
「癌症因子」藏在生活細節裡 過年期間不忘5大防癌好習慣
愛吃牛肉、豬肉易罹大腸癌? 醫爆「超雷4習慣」當心短命
全癌基因檢測/蔡麗娟:5成癌友願自費1~3萬元 進行基因檢測
醫:糖尿病患罹乳癌風險比一般人高40%
美女醫師提醒:口腔潰瘍2周內可癒合 菸檳榔小心口腔癌
乳癌細胞為何轉移到肺?中研院破解機轉帶來治療曙光
抗SARS醫因肝癌逝世15年 女兒撰書憶父籲全民定期篩檢
坂本龍一公開確診直腸癌 研究證實這樣吃減少罹癌風險
國人罹癌時鐘加速!女性乳癌飆最快 醫籲定期檢查
臨床實例:現有檢測遇瓶頸 醫師建議及早NGS
NGS擬納健保給付 準確性是關鍵
全癌基因檢測/健保署擬給付NGS 近期廣徵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