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產後婦女身體最為虛弱,奇美醫院指出,產後婦女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高達一般女性的6倍,醫師建議婦女於產後6個月內要施打3劑子宮頸癌疫苗,才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時機。根據研究,若在10歲到25歲且尚未發生性行為時施打疫苗,預防效果更可達百分之百。
奇美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郭恬妮表示,人類乳突病毒(HPV)目前已鑑定出超過120種型別,其中13型會導致子宮頸癌,最惡名昭彰的是第16型及第18型,約有7成的子宮頸癌與這兩類病毒有關,若施打疫苗的年齡層愈小,效果愈好。
醫師指出,雖然不同年齡層施打疫苗,預防效果有差異,但有不少媽媽帶著女兒到醫院,替孩子詢問可否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時,卻很少替自己著想,之後反而是母親罹病。也有罹患子宮頸癌的婦女希望小孩施打疫苗的原因是怕遺傳,郭恬妮強調,「子宮頸癌是不會遺傳的」。
郭恬妮說,婦女生產時,子宮頸會擴張,子宮頸上皮就會愈來愈薄,欠缺保護作用,分娩後子宮頸易外翻,此時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風險多於一般未曾生育女性的兩倍,尤其高致癌性的第16型病毒,更是高出6倍。
郭強調,產後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是保護女性的最佳時機,並須分成「產後出院前」、「產後6周回診並做抹片檢查時」、「產後第6個月」帶新生兒回醫院接種疫苗時,共施打3劑,預防效果才最有效。醫師並呼籲婦女仍需定期做抹片檢查。
【2014/08/20 聯合報】
‧66歲夫妻存款僅300多萬竟稱「錢太多了」歸功於十年前做的退休準備
‧62歲獨居女「丟掉微波爐」半年來完全不後悔:健康和荷包都雙贏
‧飛機上最平穩安靜的座位在哪?他用每周出差2次的經驗教你選位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