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姓建商41歲確診罹患脊髓惡性腫瘤,治療後肢體僵直、攣縮,雖經脊髓腔注射骨骼肌鬆弛劑緩解,免於癱瘓,但2年後疼痛指數高達9分,每天痛不欲生,以為活不過3年,後以脊髓腔注射換止痛藥,疼痛降到可忍受範圍,至今抗癌長達16年。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劉榮東說,脊椎腫瘤發生原因不明,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約5成病患會出現肢體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下肢癱瘓等,建議中老年人若持續腰背痛,治療後仍未改善,或伴隨暴瘦、下肢無力等症狀,趕快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林姓病患說,年輕常在工地忙,但也有運動,41歲時突然出現腰痠背痛,以為肌肉拉傷不以為意,直到走路雙腿無力,驚覺事態嚴重,就醫查出第五節頸髓到第二節胸髓長了逾5公分惡性腫瘤。
林姓病患2年內動3次手術、化療,手術後出現肢體僵直、攣縮,服用骨骼肌鬆弛劑緩解,卻引發頭痛,在醫師建議下改由脊髓腔內給藥,直接作用在中樞神經,病況獲控制,但是2年後疼痛指數又高達8到9分。
「以為活不過3年!」林姓病患說,他擔心疼痛會要了他的命,沒想到勇敢接受新藥,疼痛降到4以下可忍受範圍,復健後回到工作崗,至今可以走路、開車,或陪太太上市場買菜,對人生重新有希望、樂觀抗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