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552.jpg)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摘自《問診靠醫生 把關靠自己》,張苙雲著,大塊文化出版】
老王患有攝護腺肥大,固定看泌尿科吃藥改善排尿。最近因為心臟不舒服,去找另外一家醫院的心臟科名醫看診,醫師想開降血壓藥,並詢問老王是否有吃別的藥,但老王記不起泌尿科開的藥名,只記得顏色與形狀。
回去吃藥後,隔天洗臉時卻突然頭暈摔倒,撞到洗臉台而頭破血流。最後才發現開的是同一成分藥,既可降血壓也可幫助排尿,加上不同醫院採用的廠牌不同,所以顏色不一樣,讓老王誤認是不同藥品,而重複用藥,導致低血壓而暈眩跌倒。
老人用藥風險color="0074ad">
1.多重慢性病:台灣老人平均患有1.4種慢性病,養護機構老人平均有4.5種慢性病纏身。
2.用藥量多:是一般人5倍,有20%的老人,每日用藥5種以上。
3.無法自行用藥:45.5%居住在社區的失能老人無法自行用藥。
4.吃錯藥:老人吃錯藥機率比一般人多7倍;產生交互作用的機率比一般人多2.5倍;每張藥單中出現至少1種不當用藥的比率為23.9%。
由於台灣沒有健全的家庭醫師、藥師制度,常導致患有多種疾病的銀髮族,心臟病看台大、關節問題跑榮總、偶爾傷風感冒去厝邊診所拿藥,還要配上自己買的補藥,用藥常會重複或出現藥效衝突之藥物交互作用。
解決老人重複用藥問題,除了靠病人自我記錄用藥、提醒醫藥人員注意外,最好的幫手其實是健保IC卡。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