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諮詢/資料來源及諮詢對象/開業醫師陳永煌、衛生署「健康達人125」】
半夜突然有點肚子痛、牙痛或輕微發燒,如果馬上跑醫院急診,在物價上漲的年代,實在對不起荷包;再加上最近元旦、農曆新年假期陸續登場,家裡擺個小護士急救箱或簡單的藥物,生小病不必求人。
居家醫藥箱,裡面應放哪些醫療用品和藥物較好呢?
●體溫計
電子式體溫計:消費者過去慣用的水銀式體溫計,從去年七月起已禁賣,電子式的較方便使用,也不怕破碎,但也有人反映較不準確,售價約250元。
耳溫槍:好處是快速易讀,但價格比較貴,耳朵有感染或耳垢過多,也易影響數值。售價約一千多元至三千元不等。
●血壓計
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老人家,最好是準備血壓計,定時監測狀況,測量以水銀式較準確,但在家量不方便,也可選電子式血壓計。
●冰敷袋
撞傷、瘀傷、肌肉拉傷、足踝扭傷,或發燒超過38度,冰敷袋都能暫時派上用場,平常可放冰箱冷凍櫃裡。
●感冒藥
在美國看病麻煩又貴,所以美國人遇小傷風感冒,大多到超市附屬的藥局買感冒藥,和台灣一樣都屬指示用藥,即不必經醫師處方,有藥師指示就可使用。
俗稱的感冒藥,有單方及複方,複方可緩解頭痛、喉嚨痛、流鼻水等多種症狀,但不管是單方或複方,其實都是減輕症狀的不適,而不是把感冒「治好」,一般感冒約7到10天會自然好。
感冒藥就是解熱鎮痛劑,常用成分為Aspirin(阿斯匹靈),它可用來緩解頭痛、生理痛、牙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及發燒,但小孩發燒不可服阿斯匹靈,因為可能引起雷氏症候群。
有些感冒藥含抗組織胺,可治療鼻塞、流鼻水,但易引起嗜睡現象,服用後需注意。
●胃腸藥
不需醫師處方的胃腸藥,包括胃藥(制酸劑)、消脹劑、整腸劑或助消化劑,但除了與胃酸分泌有關的病症,通常較不建議服用胃藥。
●皮膚用藥
蚊蟲咬傷常可止癢、清涼,但有些皮膚軟膏含類固醇,使用前最好請教醫師或藥師。
●急救箱
生理食鹽水、優碘、彈性繃帶、紗布塊、防水絆創膏、棉花棒、鑷子。
消毒:以前有用雙氧水消毒,但它可能影響傷口癒合,醫護人員現在較不常使用;另外,還有紅藥水、紫藥水或黃藥水等五顏六色的藥水,由於用途不一,醫護人員建議,一瓶優碘做為消毒殺菌就足夠了。
包紮:小朋友好動,或老人家不慎跌倒,四肢擦撞出小傷口,急救箱裡的這些小幫手,可做初步的傷口包紮,不過,如果是撞到頭部,最好還是就醫比較保險。
分隔:這些外用藥,不宜與內服藥擺在一起,像優碘的顏色和咳嗽藥水接近;保存時應放在密閉、乾燥盒內,不可讓小孩拿到,最好每半年清理檢查一次,藥物若過期即應丟棄。
【2009/01/04 元氣周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