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年四季想吃得安心和健康?最好平時就要建立「這件事」!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食安拉警報

仙人掌桿菌加熱也不易殺死 醫師揭導致食物中毒2種疾病型態

米飯為國人常吃的主食,無論是白飯或炒飯,遵循前述食物處置原則,即可減少食物中毒的發生。
米飯為國人常吃的主食,無論是白飯或炒飯,遵循前述食物處置原則,即可減少食物中毒的發生。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食安問題引發國人關切,「仙人掌桿菌」是常見的食物中毒致病原,一般約攝入每公克食物含有105-108CFU(Colony-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單位)可分泌毒素的仙人掌桿菌,就會導致食物中毒,可能造成傷口感染、中樞神經感染,甚至發生菌血症及心內膜炎,對於免疫不全的病人有嚴重威脅。

自然界有許多微生物存在各式環境中,例如土壤、淡水、海水、凍原甚至空氣中,也存在於各種動植物身上,以及人類的皮膚、口腔和腸道。常見的微生物包含細菌、黴菌和病毒,大多數微生物與人類和平共存,但當人體免疫下降、皮膚出現傷口或腸道黏膜潰爛時,這些微生物就可能引發感染。

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為芽孢桿菌屬,能存在許多食物中。它會產生芽孢,具耐熱抗酸的特性,所以加熱也不易殺死這種細菌。

事實上,食材準備難免帶有微生物,且食品中也常有仙人掌桿菌的芽孢。為避免仙人掌桿菌造成食物中毒,重點在於減少細菌大量繁殖,尤其食品烹調後應盡快吃完,若未能立即食用,需使用至少65℃以上高溫保溫,或是溫度低於7℃以下冷藏,避免食物放置室溫太久。

米飯為國人常吃的主食,無論是白飯或炒飯,遵循前述食物處置原則,即可減少食物中毒的發生。此外,保持食材新鮮,重視手部衛生,食器維持乾淨,生食與熟食分開處理,確保食物徹底加熱,並隨時注意保存溫度,以降低食物中毒風險,減少仙人掌桿菌或其他微生物造成腸胃炎,才能「食在安心」。

仙人掌桿菌不同毒素所導致的疾病型態有2種:

1.嘔吐型

攝食汙染食物0.5至5小時後,會出現惡心嘔吐狀況,偶有腹瀉,通常在24小時內好轉。此種致病毒素耐熱,所以隔夜食物再加熱也難以去除。主要影響食物,包括米飯和其他穀物。

2.腹瀉型

攝食汙染食物後,潛伏期較長約8至16小時才出現症狀,包括腹部絞痛、腹瀉,有時伴隨惡心感,症狀持續較久,一至兩天才會緩解。這類致病毒素不耐熱,但如果吃下會產生毒素的仙人掌桿菌芽孢,即使加熱食物也無法去除。主要影響食物,包含肉類及其加工食品、湯品、蔬菜及乳製品。

通常這些症狀輕微且會自己好轉,無需特別使用抗生素,只需要多休息、補充水分即可。

責任編輯:辜子桓

食物中毒 仙人掌桿菌 米飯 腹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