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光靠吃的能在8周內改善關節炎?專家推最強抗發炎飲食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健康知識+

微生物學家採樣健身房淋浴間地板 網驚:以後不敢打赤腳洗澡了!

微生物學家示範採樣 健身房淋浴間細菌量驚人 赤腳洗澡恐增感染風險
微生物學家示範採樣 健身房淋浴間細菌量驚人 赤腳洗澡恐增感染風險
本報資料照片

聽健康

00:00/00:00

一段由美國微生物學家拍攝的實驗影片,近日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他親自到健身房更衣室採集公共淋浴間地板的細菌,並將樣本放入培養皿中培養。當他再次打開培養皿時,厚厚一層細菌幾乎鋪滿表面,讓許多民眾看了直呼「以後不敢光腳洗澡了」。

培養皿「長滿細菌」 專家:公共淋浴間務必穿拖鞋

這段影片由芝加哥微生物分析師Nick Aicher拍攝。他用棉棒在淋浴間地板上反覆擦拭,接著放入標示為「公共淋浴間地板」的培養皿,再置入專用培養箱。經過一段時間,培養皿內已被明顯的細菌殖生覆蓋,他也直言,這正是為什麼民眾在公共浴室一定要穿拖鞋。

影片曝光後,不少網友留言表示震驚,也有人說平時早就習慣穿著浴室拖鞋,看到結果後更覺得有必要。有網友則認為雖然畫面驚人,但「其實以為會更糟」。

溫暖潮濕環境最易滋生細菌 汗水也是養分來源

英國萊斯特大學臨床微生物學講師Freestone博士指出,健身房中最容易聚集細菌的地方,往往是溫暖且潮濕的環境,包括淋浴間、蒸氣室、游泳池周邊與熱水池等,她形容:「只要有汗,就可能有細菌。」

她說明,汗水本身是由多種營養物質組成,包括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與脂質等,會成為細菌與其他微生物的養分來源。因此只要流汗聚積,細菌就有機會大量生長。

常見致病菌包含金黃葡萄球菌與沙門氏菌 嚴重恐引發感染

Freestone博士提醒,健身房環境中常能檢測到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中部分可能具抗藥性,與MRSA感染相關。若細菌經由傷口進入體內,可能造成局部紅腫、疼痛甚至流膿;若進一步擴散,還可能引發發燒、呼吸困難或意識模糊等更嚴重症狀。

她也指出,沙門氏菌曾在健身器材上被發現,如果經由口腔或黏膜進入體內,可能引發腹瀉、痙攣、發燒等腸胃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脫水或引發敗血症。

病毒與黴菌風險更高 香港腳、疣常見於公共浴室

英國布拉德福大學微生物專家Fletcher表示,相較於細菌,民眾在公共浴室更常遇到病毒與黴菌引起的感染,其中包含足部疣(由 HPV 病毒引起)以及香港腳(足癬真菌感染)。他提醒,赤腳接觸潮濕地面時,皮膚微小破損便成為病原入侵的入口,因此建議在公共淋浴間務必穿上拖鞋。

公共浴室建議穿拖鞋 保持腳部乾燥降低感染率

皮膚科醫師表示,公共浴室的首要原則,就是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濕滑地面,穿拖鞋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洗澡後應將腳縫完全擦乾,避免潮濕讓真菌滋生。如果腳部有破皮或傷口,最好避免進入公共浴室,降低細菌或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若在使用公共浴室後出現持續搔癢、紅腫、滲液或疼痛,應儘早就醫處理。

浴室 健身房 微生物 病毒感染 皮膚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