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廁所細菌多千倍!9個「病菌炸彈」藏在身邊
我們的居家環境中有各種藏污納垢的地方,這些細菌暗藏在生活用品中,容易讓人類生病,小則感冒、重則可能致命,生命時報整理了9個「細菌炸彈」,
門墊
門附近是家中最髒的區域之一,將近96%的鞋底有大腸桿菌,病菌聚集,每次經過它進入家中都會把病菌帶進屋內。
除菌方法:每週使用除菌劑對門墊消毒,盡量將鞋子放在門外,不要在門墊上放包或食品雜貨。
手機
手機能導致皮膚感染的葡萄球菌,能引起眼部感染的假單胞菌以及沙門氏菌。手機外殼的縫隙也是病菌的常駐地!
除菌方法:不要隨意放置手機,每周用除菌劑擦拭。
吸塵器
研究發現13%的吸塵器有大腸桿菌,這意味著每次使用時,都能令其中的病菌四處擴散!
除菌方法:在戶外更換灰塵袋,最好選用帶防菌灰塵袋的吸塵器。
隔夜垃圾
廚房水槽有超過50萬個細菌,是廁所平均細菌數的1000倍。水槽潮濕並積有垃圾,若不及時清理,病菌就會在隱蔽的縫隙裡生長。這意味著碗碟廚房用品甚至雙手都可能被污染。同樣,廚餘垃圾若不及時倒掉也會滋生大量細菌。
除菌方法:至少每周用稀釋後的漂白劑對水槽進行清洗,廚餘垃圾當天倒掉。
洗碗布
研究發現,7%的洗碗布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這是一種能引起致命皮膚感染的超級病菌。洗碗布還被認為是家中聚集大腸桿菌和其他細菌最多的物品。人們常用洗碗布擦拭濺灑的食物,而後不清洗就使用,這樣會傳播病菌。
除菌方法:使用廚房紙巾擦乾碗碟,每周用熱水和消毒劑清洗洗碗布兩次。
調味料瓶
許多人在取用醋、醬油、番茄醬等調料瓶前並不洗手,這樣有可能造成病菌交叉感染。
除菌方法:經常對調味料瓶外表面擦拭消毒,使用時盡量不要讓調味料流到瓶身上。
冰箱密封條
研究發現,冰箱的密封圈檢測出黴菌的機率為83%。每次打開冰箱門時,這些黴菌就會趁機傳播。
除菌方法:至少每週使用稀釋的漂白劑或消毒劑,對冰箱密封圈進行清洗。
洗手乳瓶
約25%的洗手乳瓶身被糞便細菌污染,隨著皂垢累積,細菌也會隨之生長。
除菌方法:每次洗手最好在流水下搓洗15~20秒。
水龍頭
流水使水龍頭濕潤,成為病菌繁殖的理想之地。如果不小心用髒手碰到了龍頭或龍頭被食物污染,病菌就會大量繁殖,最終形成微生物膜附著在裡面,微生物膜會變大破裂,落到食物和碗碟上,危害人身健康。
除菌方法:每周用稀釋後的漂白劑浸泡,然後讓自來水流一段時間再使用。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為什麼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輸血?你不知道的血液二三事
大麻到底是不是危險的藥物?專家解析大麻成分與作用
你每天都在做這些危險行為!常見10大不良習慣 癌症、中風、心肌梗塞都上門
把走上癌細胞道路的細胞送進體內:為何基因編輯可能是把雙面刃?
為什麼基因療法治癌症很困難?表觀遺傳調控機制是解藥嗎?
救護車搶救生命 常用10種設備
為何自來水裡有特殊氣味?其實和預防傳染病有關
銀髮族群適合登高山嗎?年紀並非主要關鍵,做好「2件事」以免遺憾發生
造就女人比男人複雜的原因:為何男性X染色體基因量只有女性的一半?
走路是防記憶力下降最簡單的有氧運動! 研究揭「建議運動頻率」
少吃真的可以讓你長壽 耶魯研究揭更能維持免疫力關鍵
免疫系統的豁免部位 眼睛可能是基因編輯首選器官
心痛、手麻…我是不是血管阻塞要中風了?容易被誤認為心血管疾病的四種病因
假如我們通通是遺傳的受害者 遵循營養建議、健康養生還有意義嗎?
或許有一天,人類最好的朋友不再是狗而是豬?當使用動物器官做器官移植會發生什麼事
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要先消炎,醫師教你「對抗發炎」該怎麼吃、怎麼動
想對抗Omicron病毒?提升免疫力很重要!讓營養師帶你認識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
發霉易增罹癌風險,怎麼清潔?譚敦慈教2招除黴,日曬、擦拭都沒用
洗碗精能拿來當洗手乳使用嗎?專家指出這樣做的下場恐害慘你
肥胖影響認知功能!體脂肪每增加9% 大腦就老1歲
春季引發肝火旺,需注重養肝和情緒調節!透過精油釋壓,有助於疏鬱通陽、氣血暢通
大罐能量飲=3杯濃縮咖啡! 英國研究曝「頻繁飲用下場」:恐心臟衰竭
「健檢做太多反而嚇自己」 日醫學教授認為重點在這兩項
突然體溫偏高是發燒嗎?醫揪「背後原因」:很多人都沒料到
對抗瘟疫最古老的回應 為什麼人們對隔離檢疫總是心存懷疑?
喝酒前別吃巧克力、番茄!專家教預防、解除宿醉最有效科學方法
初二回娘家禁忌別踩 民俗專家:兩撇步招好運
吃飽就想睡是「5大因素」害的! 營養師認證「提神妙招」:多喝水也有用
一天該喝多少水?「飲料、湯」可取代水嗎?營養師教你判斷:你喝水喝夠了沒
口渴第一時間想喝冰水、冷水或溫熱水?簡易自測你是「體寒or體熱」
猜你喜歡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少婦家中昏倒留五歲兒 醫師教如何保命
頭部陣陣抽痛,右耳聽不清楚… 竟是中耳炎引起! 醫師詳解4原因
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辛苦買快篩劑 希望備而不用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做好一切防護 保持樂觀心情
大麻到底是不是危險的藥物?專家解析大麻成分與作用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淡然看疫情 防護做好做滿
使用生物相似藥 我追不上歐美車尾燈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5月15日上路 衛福部正式發函註銷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打三劑疫苗 買防疫保單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確診爸媽居隔 朋友送餐送快篩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餐廳勤消毒 祈禱別被停業
生物相似藥 健保署有條件擴增給付範圍
癌友僅1成認識生物相似藥
防疫新思維該怎麼做?專家傳授7方法建構抗病毒的環境,跟著節氣吃4種抗疫食補
65歲陳美鳳羞暴「每天都DIY」 超兇肉體養成術大公開!
早餐吃對了嗎?/燕麥粥、地瓜沙拉、水果 美味組合
高醫大團隊研究 傳統中藥「金銀花」有助抗新冠病毒
為什麼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輸血?你不知道的血液二三事
使用過量止痛退燒藥當心急性肝衰竭!教你正確使用使用過量,呵護你的小心「肝」
醫病平台/ 共體時艱,期待明天
健保部分負擔 可望延後
早餐吃對了嗎?/早餐吃得巧 營養又省錢
早餐吃對了嗎?/香蕉燕麥烤餅 配花生蓮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