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室內晾衣時,經常覺得不容易乾、總有一股悶味等困擾。日本居家清潔顧問おかみ提醒,問題往往不在於洗劑或天氣,而是「選擇晾曬的地點」。只要掌握空氣流動與濕度管理,就能讓室內晾衣變得更快、更清爽,甚至更衛生。
室內不同空間 乾燥速度大不同
客廳、更衣室、臥室等,每個家庭選擇晾衣的空間不同。但不同房間的濕氣流通度與空氣動線各異,因此即使同樣是室內晾衣,衣服的乾燥速度會有差別。
例如,客廳雖然空間較大,但家人走動頻繁,反而更容易讓濕氣滯留;更衣室溫度雖然高,但如果換氣扇的能力不足,濕度就會排不出去。
專家建議:掌握「風的通道」
影響乾燥效率的關鍵是空氣的流動與溫度差,讓空氣能從衣物的下方往上流動,可以大幅提升乾燥速度。
在室內放置循環扇或電風扇,只要注意風的方向,就能明顯改善。此外,讓空氣持續循環,也能避免濕氣滯留在房間角落。
如果出現「下方衣服特別難乾」、「只有一側悶濕」,那通常是風的流動被阻礙了。改善空氣通道,也能同時抑制異味。減少濕度即可降低細菌繁殖,讓衣物保持洗後的清潔感。
離地高度其實非常關鍵
許多家庭容易忽略「與地板的距離」。越靠近地面與牆角,空氣越不易流動,因此乾燥速度會變慢。尤其冬天時,冷空氣容易聚集在地面,使濕氣更不易排散。
將衣物掛得稍高,或將除濕機放在下方吸濕,都能提升乾燥效率。使用室內晾衣架或可調高度掛杆,同時保持衣物之間的間隔,也很重要。
在潮濕的室內環境中,不論用什麼洗劑,都會殘留異味,「乾得快」才是維持清潔的第一步。只要換個位置,就能讓乾燥時間與異味有明顯改變。
讓衣物快乾3招
・與其掛在窗邊,不如靠近冷暖氣或電風扇處
・衣物與衣物之間,至少留「一個拳頭的距離」
・夜間晾衣時搭配除濕機,把濕氣排出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