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餐廳用餐時,有些店家會遞上加熱或冰鎮過的溼毛巾,這個毛巾除了用來擦手外,拿來做什麼屬於違反禮儀?日本營養學家兼家政教師和漢步實教學溼毛巾的正確使用方式。
日本的布質濕毛巾據說源自室町時代至江戶時代,當時的旅人抵達旅館後,會在門口用水桶中的手巾擰乾後擦拭手腳,以消除旅途的疲憊。如今,濕毛巾主要用於餐廳,通常在用餐前提供,並根據季節調整溫度,夏天提供冷的,冬天提供熱的。
有些人會用濕毛巾來擦臉,這點經常成為禮儀上的討論話題。雖然從「讓人感到清爽」的角度來看,擦臉並非絕對不行,但由於濕毛巾的主要用途是擦手,這種行為可能會讓周圍的人感到不適,若從考慮他人感受這一觀點來看,在有同桌或其他人在場時,應避免用濕毛巾擦臉。
使用濕毛巾最應避免的行為
最需要注意的並不是擦臉,而是用來擦拭桌面或其他物品。濕毛巾並非抹布,如果不小心打翻飲料或弄髒桌面,應該請店員協助清理,而不是直接用濕毛巾擦拭。
此外,大部分布質濕毛巾會經過業者清洗與衛生管理後重複使用,如果用來擦拭醬油或醬料等不易清洗的污漬,可能會影響其再利用,造成店家困擾。因此,濕毛巾應該僅限於擦手,不宜用於其他用途。
濕毛巾的基本禮儀
用濕毛巾擦手後,應將擦過的面朝內,將其摺好。有托盤的話可放回托盤上,若無托盤則可放置於桌上或包裝袋上,但不可塞回原包裝內。
用餐中若手指沾到食物,可用濕毛巾內側輕輕擦拭,但若嘴角沾到食物,則應使用紙巾或餐巾,而非濕毛巾,否則將被視為失禮的行為。
用餐結束後,別將濕毛巾直接放在吃完的盤子裡,應將其輕輕摺好,放回托盤或包裝袋上,以維持整潔。
資料來源/Hint-Pot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