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賴宛而/新北市三重】
日本近期接連發生震災、海嘯與核災,如何準備逃生包,成了許多談話性節目熱門話題。聽著節目上專家們敘述著各種物品的功能及必要性,當下,真有衝動想要準備一個所謂複合性災害逃生包。
但靜觀各專家條列的各種物品,有些需要特別購買,有些物品還有期限問題,需定期更換。冷靜想想後,覺得不如轉換另一種角度思考,加強防災觀念,或許會比準備一份不知何時才會用上的逃生包,更為有益。
將家裡物品重新定位,在靠近大門口的客廳櫃子,兩個抽屜裡,一個擺放打火機、手電筒、乾電池、簡易護理保健盒,另一個就存放零食,平時的飲水就擺放櫃子上;房間內衣物分類歸放整齊,並準備一個大包包放在衣物旁,貴重物品如現金、證件等先收納於小包包,並擺放於衣櫃固定位置。
擬定理想逃生路線,實際演練一遍,若遇災害時,先抓起大包包,丟入小包包和一旁衣物,再把門口二抽屜裡的物品及飲水放入大包包中,我的簡易逃生包就完成。雖趕不上專家口中所說,背了就走的方便,但藉由這樣的演練,讓防災養成習慣,相信更有助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