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倆划著船兒採紅菱、採紅菱……」以前聽到採紅菱這首情歌時,一直不了解為什麼是紅菱而不是黑菱,因為市面上看到的菱角不都是黑色外殼嗎?一次夏天旅行到江南水鄉,走在路上看到農民小販肩上挑著竹簍,嘴裡喊著紅菱、紅菱,竹簍裡盡是一顆顆肥大的尖角紅菱,顏色艷紅,才恍然了悟,來自江南的民歌,歌頌的當然是在地的風情。小男女在菱田裡各自划著小船,藉著採菱角互訴愛慕之情,直接了當面對面用唱的,不用拐彎抹角也不必透過網路,比起現在更為先進。
黑紅品系不同 口感各異
回憶裡的景象早歸類在陳年舊事,想不起當時為什麼沒有攔下小販,買一斤紅菱嚐嚐味道。旅人無處可煮炊,可能是主因吧。總之,從此之後我知道,種在水塘裡的菱角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外型。而我常看到的黑色菱角,當地人稱為烏菱,除了因為品系不同之外,也因為成熟的菱角外殼在空氣中氧化漸漸轉為深紫色,並不是全黑。
菱角口感類似栗子,所以也稱為水栗,英文翻譯跟同是水生作物的荸薺相同都是water chestnut,但兩者口感明顯不同,前者棉實柔密,後者爽脆。市面上已經剝殼方便煮食的菱角肉,是四角菱的果肉。整粒未剝殼,蒸煮當作零食吃的是二角菱。不同品種的菱角採收期加起來可以長達四個月,有的農友專種菱角,也有人一季種稻、一季種菱角,採取輪耕的方式。混種可以分散農作的風險,也可以讓土地休息,平衡土壤中的養分,此外還有增加生態的豐富與多樣的功能。
綠頭鴨、水雉 悠遊菱角田
幾年前,我到官田附近的菱角田區,是去拜訪當時極少數轉為有機生產的菱友李鎮賓。他的田非常好玩,除了一大片的菱角之外,還有很多的綠頭鴨,以及少數幾隻,在那時候才開始聽說要復育保護的水雉。
水雉的生態很特別,牠們是一妻多夫制,雌雉的體型比雄雉要大一些。水雉爸爸在浮水葉片上築巢,水雉媽媽只負責下蛋,之後就由水雉爸爸看管照顧。為了確保孵的是自己的種,雄水雉會把頭兩顆下的蛋抓到遠處去丟掉,剩下的幾顆則會小心呵護,直到小水雉孵化成鳥可以獨立為止。
有機栽種 同時復育水雉
水雉是逐水葉而生的物種,浮貼在水面的菱角葉和芡實葉是牠們的最愛,但是伴隨著農業生產而無處不在的農藥,卻是牠們的致命殺手,曾經使台灣水雉幾乎滅絕。水雉就好像是礦坑裡的金絲雀一樣,如果金絲雀不再歌唱甚至死亡,礦工們就知道坑道裡有毒氣,必須快速撤離。水雉數量減少,是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示警,體型像鴿子大小的水雉都難以生存的地方,人類還可以存活多久呢?
還好像李鎮賓一樣的年輕農友開始思考轉變,以不用藥的有機方式種稻、種菱角,也同時復育水雉。從個位數字的農友,到現在數十位新農友加入,組成了友善大地農業產銷系統,大家越來越確定,大量用藥下的產量並不真實,也無法永續。只有同時照顧環境和人類生產的農業,才能長久安康。健康農業的產銷系統中,不能缺少消費者,今年秋天就開始吃有機稻、品嚐有機菱角吧。
■有機菱角、有機米 水菱有機農場 李鎮賓 0970-091-116 ■友善大地農產品 楊從貴 0956-875-678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