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歲後的熟年生活,你想要怎麼過?有「換肝之父」美譽的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年過六十五歲仍致力於醫援國際、經驗傳承與環境改造,活出最燦爛的後青春安老學。
救人無數的陳肇隆,假日最愛育苗植樹,十多年來,培育一萬多棵樹苗,讓醫院周遭一片綠意,其中近半數都是出自他自家苗圃,四季各有風情,他常說「植樹最好的時機是廿年前,第二好的時機就是今天」。
專精於免疫療法與腫瘤治療的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趙坤山,他有感於近年台灣醫學生到國外留學人數大減,期許六十歲以後的自己,能帶領台灣學生擁有世界觀。
杏輝醫藥集團董事長李志文認為,政府衛生機關多加宣傳長期照顧、居家安老等,讓長輩有心理準備,才能增加對長照的接受度。而他們聘用不少八十歲以上的「高年級實習生」,作為公司傳授經驗的「大腦」,也協助退休的人找到自己的價值,追求健康人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