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部維護病人善終自主權的專法《病人自主權利法》今日正式上路,民眾只要年滿20歲、並且為完全行為能力人就可至全台77家提供相關服務的醫療院所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並註記於健保卡,簽署人未來若符合末期病人等五大狀況時,就能依照自訂的醫療決定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病主法》今正式上路,台北市政府今也舉辦「ACP體驗活動」向民眾宣導在人生最後一哩路時「善終權」的重要性,有別於過去國人較熟悉的末期病人「安寧治療」,預立醫療決定(AD)是讓民眾在健康決定若未來面對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態、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或符合其他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重症等狀況時,要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醫師劉建良解釋,過去安寧治療只針對「末期病人」是否採用維持生命的治療,如壓胸、電擊、插管等,但預立醫療決定(AD),是讓民眾可以決定在健康狀況惡劣時是否需要人工營養、插鼻胃管、流體營養等,劉建良提醒,一般來說末期病人若取消相關醫療措施,可能會在治療終止的一至兩周就會離世。
民眾若想預立醫療決定,需至可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機構進行約30分至90分鐘的預立醫療諮商(ACP),將由一位醫師、一位護理師、一位心理師或諮商師共三人協助民眾建立預立醫療決定(AD),諮商參與者除了本人,還需要至少1名二等親內親屬陪同,若有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也應找來一同接受諮商;經意願人同意的親屬也可參加。
衛福部司長石崇良今表示,目前全台各縣市共有77家醫療診所加入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未來也會有更多基層診所加入,民眾可透過相關網頁先了解,可加速諮商的流程。
不過外界質疑,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費用最高需要3500元,對於不少民眾來說是不小的花費,石崇良解釋,一個個案需要花費30分鐘至90分鐘,以一般門診時間半天、三小時來看,醫療院所一個上午最多也只能諮商3個病人,不少醫院也是基於公益,自行吸收成本,未來也會對中低收入戶提供補助,若未來民眾對於預立醫療決定更有概念也能減少諮商時間、以降低諮商費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