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初學者天天堅持慢跑5公里卻想睡?達人:「隔天跑」比每天跑更健康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網路慮病症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明明很多疾病非常罕見,一旦我們看到網路文章所羅列的症狀(比如疲勞、胸疼),我們很容易對號入座,越想就越害怕。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明明很多疾病非常罕見,一旦我們看到網路文章所羅列的症狀(比如疲勞、胸疼),我們很容易對號入座,越想就越害怕。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編者按】:本週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發表他們對時下網路資訊氾濫的環境,有些誇大其詞的醫學報導引起社會大眾疑惑、精神不安的現象。希望這兩篇文章可以幫忙安定人心。

如果說精神疾病是身而為人的代價,那麼「慮病症」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我們的「智人」(Homo sapiens)先祖,因能想像未來,而能未雨綢繆,趨吉避凶。但是這豐富的想像能力,也常常成為我們煩惱的源頭。天災人禍,在所難免,但最讓我們擔心害怕的,則正是兩千五百多年前逼使釋迦牟尼拋家棄子、苦苦修行、差點餓死在菩提樹下的「老、病、死」。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註1)。我們一生難免常會看到周遭的人不久前還生龍活虎,幾天不見,居然身懷重症,藥石罔效。「為什麼會是他,為什麼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像她這樣健康的人都會忽然病倒,我不是更危險,更有可能矇矇矓矓、不知大限之將至?」頭痛是不是腦瘤引起的?爲什麼食慾不振?心跳為什麼時快時慢?為什麼有時候會覺得喘不過氣來?

我們越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就越會感覺許多來來去去、無從解釋的變化。我們為此四處求醫、做種種檢查。但是檢查做多了,必然會出現一些異常的結果。這時候儘管醫療人員認為這些差異無足掛齒,我們心裡還是難免有點疙瘩。爲求萬全,有些人不免開始四處尋求能給我們清楚的答案的「神醫」。

但是既然醫師不是、也不應是機器,他們的解釋自然也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這些差異讓人更混淆、更擔心,也更常去注意身體狀況的變化。長此以往,擔心變成害怕、疑神疑鬼,影響飲食、睡眠、情緒,身體的症狀也就越來越多了。由此變成惡性循環,愈陷愈深,終至無可自拔。這樣的問題,通常稱為慮病症,古今中外,隨處可見。最出名的例子,莫如莫里哀 (Moliere;1622-1673)的《無病呻吟》(Le Malade imaginaire)。(註2)

雖然還沒有客觀嚴謹的研究報告,我們不難想像,隨著網路的日趨普及,聳人聽聞、毫無實證的文章、影視報導,隨處可見,我們掉入「慮病症」的陷阱的機會,也只有越來越多。網路的資料,當然不是毫無價值。許多出名的醫學中心所製作的網站,都會提供可靠可信,「老嫗能解」的資訊。問題是即便如此,人的本性常會左右我們的注意焦點,讓我們只看到我們擔心害怕的東西。明明很多疾病非常罕見,一旦我們看到網路文章所羅列的症狀(比如疲勞、胸疼),我們很容易對號入座,越想就越害怕。

這樣的病人在診間十分常見,有可能高於百分之十。他們大量消耗醫療資源,也常給繁忙的醫生帶來窮於應付的無力感。這一部分源於現代醫學與一般民眾認知的差異。當代醫學的突飛猛進,讓醫師越來越將注意力聚焦於特殊疾病的診斷,一旦病人的症狀無法用現有的醫學知識來理解時,就容易忽略病人的症狀依然存在、依然讓他們不安的事實。

其實慮病症的病人也各有其不同的類型,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醫病溝通、關係良好,許多病人也還是能夠接受他們的憂慮可能與生活壓力及身心問題有關的說法,從而得到合適的治療。至於更為嚴重的慮病症患者,如果我們記得就如人生的各層面,醫學也永遠離不開「不確定性」的陰影,我們應該也會對他們對「無常」的恐懼,有比較多的理解與同情。

參考資料

註1:永嘉玄覺禪師(AD 665-713)參訪六祖慧能(AD 638年—713)時所說的第一句話。

註2:十七世紀最出名的喜劇作家,幾乎一生都在與肺結核糾纏,但仍然創作不休。他在最後一部戲劇《無病呻吟》裡親自上陣,扮演身罹嚴重慮病症患者,在第四場公演落幕時大量咳血,不支倒地,當夜身亡。

延伸閱讀

2024/7/29 網路慮病症

責任編輯:吳依凡

慮病症 治療 醫病溝通 精神科 恐懼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