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關次數、擺放位置都有差 讓冰箱更省電的5個小技巧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嗎?一個實習醫學生的反思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人工智能與醫師也不必然是相斥的立場。結合人工智能精準高效的特色,作為醫療團隊的輔助者,應用於如圖像判讀、慢性病追蹤等面向;或是使用於遠距醫療、精準醫療等新興醫療模式。人類與電腦間截長補短,必能為大眾健康帶來更優質全面的照護。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人工智能與醫師也不必然是相斥的立場。結合人工智能精準高效的特色,作為醫療團隊的輔助者,應用於如圖像判讀、慢性病追蹤等面向;或是使用於遠距醫療、精準醫療等新興醫療模式。人類與電腦間截長補短,必能為大眾健康帶來更優質全面的照護。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編者按】:本週再度以目前最夯的「人工智慧(AI)」為主題,討論對於醫療的影響。去年三月我們首次由幾位資深醫師討論Chat-GPT對醫病關係與醫學教育可能產生的問題。兩個月後三位年輕世代對這方面有心得的醫師,介紹這對病歷的書寫效率、醫病雙方攝取正確醫學常識都會有長足的幫忙,可以改善醫療工作的效率,甚至達到更理想的醫病關係。

本週一位年輕的實習醫師自問「醫師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嗎?」,寫出他對此有所保留的想法。

一位腫瘤內科醫師以ChatGPT如何幫助我們將非結構化的文字轉換為結構化的JSON格式的實例,闡述這可以成為對臨床研究非常有用的利器。

一位醫療人工智慧核心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介紹了最近國際注目的醫學倫理、政策及人工智慧專家討論如何確保醫療人工智慧的應用符合醫學倫理及社會利益,而「不要造成病人傷害」仍是醫學倫理的最高準則。

人工智能自千禧年以來蓬勃發展,從最初單純的拼字檢查到主動學習的人工智能,相關技術飛速邁進。過去天馬行空的想法都有可能實現,人工智能挾精準、高效的優勢,逐漸取代人類的工作,讓某些職業銷聲匿跡。在人工智能發展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之際,反而激起新的問題—究竟誰能夠在機器人取代人類的浪潮下倖免於難?

醫師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嗎?從師長先進的分析,到同儕間的論辯,再到自己閒暇時的閱讀,甚至於網路上的相關討論,在在顯示此議題深受重視。確實,醫學未來的走向與大眾健康關係密切,任誰都難以置身事外。各方意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儘管社會各界同樣關注,卻難有共識。

過去的我認為:人工智能擁有無「人」匹敵的速度及縝密的程式運算,能夠更精確地診斷疾病,甚至是後續的治療也能絲毫不差地設計並執行。人工智能取代醫師的角色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為人類健康帶來莫大的福祉。

然而,隨著年級漸長,有越多機會在醫療現場學習,我越加意識到人工智能雖有人類難以企及之優勢,血肉之軀的醫師終究有其重要性與獨特性,使得醫師無可取代。

疾病的表現方式有百百種,同個疾病有不同症狀,或是不同疾病卻有類似表現。症狀的疊加、檢查數據的變化都暗示著各式各樣的潛在原因。拜現代醫學之賜,現在有各種量表、標準可以協助診斷疾病,而人工智能利用既有資訊可以每秒掃過上千份診斷標準,得到最接近的診斷。由此來看,人工智能似乎凌駕於醫師之上。

倘若出現一個四不像的情況呢?這就是醫師展現真正價值的時刻了。在某些情況下,疾病會有非典型的表現,就像變裝一般,難以辨認。適時地跳脫框架,尋找看似無關的蛛絲馬跡,思考更多的可能性,甚至預測未來走向,才有機會找到正確答案。跳脫框架的能力——想像力、創造力,是連人工智能頂尖學者都難以突破的一堵高牆,也正是醫師何以獨特。

疾病的魔爪一視同仁,伸向凡間每個脆弱的存在,也因此來到醫院求醫的病人從學富五車的學者,到目不識丁的粗工,從白髮蒼蒼的耆老,到初生的嬰孩。醫師站在知識的高點,在向病人解釋病情時,有義務將艱深晦澀的專業詞語轉換成解釋對象聽得懂的形式。語言轉換並不是單純在機器上輸入教育程度、職業等背景資料就可以精準轉換的,必須要透過與病人的對話揣摩病人的理解程度,再觀察病人細微的表情變化,反覆琢磨遣詞用句。

閱人無數的資深醫師,在執業生涯裡與形形色色的人們交流,每回的經驗都在腦海中名為「說話的藝術」的資料夾中歸類建檔。龐大的資料庫在醫師需要時快速調閱檔案,讓醫師得以隨情境、對象的不同調整用語。

想像自己不幸生病時,拖著孱弱的身軀求診,醫師只是問了症狀,執行身體檢查;住進病房,每日查房只是確認病情變化。其餘時間從不和自己討論情況,不關心自己的感受,就算身體狀況獲得改善,治療過程中焦慮的心情的煎熬不下於病痛本身。醫療若缺乏關懷,充其量只能說是在治「病」,而不是治「人」。

古有云:「下醫醫病,中醫醫人。」自古便知行醫要注重整體,而不能以狹隘的眼光看待疾病。當醫師面對病人時,處理生理的疾病之際,也要應對病人及家屬在治療過程中的心情起伏。所謂「全人照護」即是指除了疾病本身,還要顧及到病人乃至於家屬的主觀感受,讓病人能夠了解並親自參與疾病治療的重大抉擇,在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都能夠被照顧到。

醫師相較於人工智能,能夠理解並表現更豐富的情感,具有人工智能所難以比擬的同理心。情感支持對於病人的整體健康有正面的影響,因此情感支持在醫療現場越顯重要,我們希望未來情感支持是完整醫療服務的必要元素之一。醫師不只是診治的執行者,更是陪伴病人走過這段路程的角色。

話雖如此,人工智能與醫師也不必然是相斥的立場。若能結合人工智能精準高效的特色,作為醫療團隊的輔助者,應用於如圖像判讀、慢性病追蹤等面向;或是使用於遠距醫療、精準醫療等新興醫療模式。人類與電腦間截長補短,相輔相成促進醫療發展,必能為大眾健康帶來更優質全面的照護。

站在疾病的不可預測性及全人照護的情感面而論:人腦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是醫療突破的關鍵,讓醫學得以不斷向前邁進。再加上醫師的角色不僅止於診治疾病,還有關懷、照顧到病人的情感的需求。故醫師的角色在醫療專業上又多了一層情感的意義與重要性。因此我認為醫師不會被人工智能淘汰,未來將會繼續在診間、在病房,照護你我的健康。

責任編輯 吳依凡

照護 人工智慧 治療 醫學教育 病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