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年紀越大睡得越少?專家告訴你真正需要的睡眠時間及如何睡好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落實理想談全責護理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台灣是一個重視家庭人倫的國家,重視家庭價值,因此當有人不幸生病的時候,習慣會由其他家人輪流照顧。家人照顧示意圖,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記者陳夢茹/攝影。
台灣是一個重視家庭人倫的國家,重視家庭價值,因此當有人不幸生病的時候,習慣會由其他家人輪流照顧。家人照顧示意圖,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記者陳夢茹/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編者按】:本週主題是「住院病人全責護理」。

陳榮基教授以感性與理性兼具的文筆,追思他的夫人,領導護理工作半世紀的周照芳女士。她多年推廣「全責護理」,由醫院整合人力,實現提供專業照護,減輕家屬壓力,並提升醫療照顧品質,降低病人被感染的可能。陳教授希望透過他的文章,可以促成夫人的未竟之志得到醫界與社會更深入的了解,「醫院負責全責照護病人,是先進國家醫院的常態」。→想看本文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介紹政府過去試辦這種提供住院病人整合照護,可以減輕民眾經濟與照顧的負擔,選擇探病而不陪病的各種經驗。→想看本文

過去主導醫院評鑑的醫策會前董事長林啟禎教授在追念周照芳女士對醫策會的貢獻之餘,希望藉由醫院評鑑,在配合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中,納入全責護理為新制醫院評鑑的基準。

台灣是一個重視家庭人倫的國家,重視家庭價值,因此當有人不幸生病的時候,習慣會由其他家人輪流照顧,這足以展現出親情的溫暖與偉大,然而卻有幾個值得省思的地方。

首先,家人輪流照顧,經常讓一個家庭忙得人仰馬翻,甚至兄弟姊妹因為必須調整工作與生活步調,導致分工不均意見不合而產生裂痕,這在病程愈久的時候就愈嚴重,進而拖累好幾個家庭。其次,一般家人缺乏正確的醫學知識與照護觀念,有時無法提供最正確的照護,甚至因而產生意外。筆者過去曾經有一位病人,出院前一天晚上由兒子協助餵食,因姿勢不正確不小心食物嗆到氣管,最後併發致命的吸入性肺炎,而這種不幸事件並非罕見。

專業醫療看護應運而生,他們提供比家人較專業的照護服務,然而其相對高昂的費用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負擔得起,而且專業水準與倫理制約難以保證,在特殊時期也成為另一種負擔。舉例來說,在2003年的SARS與近年來的COVID-19疫情發展過程中,看護都曾經成為防疫的破口,因而必須特案管理。

痛定思痛,台灣已經在衛福部醫事司、護理及健康照護司(簡稱「照護司」) 與健保署共同努力下列為重點試辦計畫的全責護理(Total nursing care),能否更進一步把理想具體全面落實?由醫院聘僱訓練好的護理佐理員 (Nursing assistant,NA),簡稱「護佐」,提供專業照護來減輕家屬壓力,並提升醫療照顧品質,進而降低病人被感染與發生意外的可能。護佐在護理師的督導下,照顧住院病人的生活起居及簡單的護理照護,進而減輕護理師的負擔,這是否是在含台灣在內全世界缺少護理人力的另一種解方?

前幾年,筆者家中長輩因故從重症加護病房(ICU)經過亞急性呼吸加護病房(RCC)再住進呼吸照護病房(RCW),在舉足無措中發現,RCW是衛福部要求的全責護理重點試辦單位,當時就被其所提供整合醫療照護深受感動與佩服。

當時在台灣最早推動全責護理的護理界大老周照芳理事長還在醫策會擔任顧問,筆者曾當面對其不遺餘力的努力表示最高的敬意與感激,她也期望在醫策會的協助下能將全責護理由點的試辦連線成面,化理想為現實。

周照芳理事長在護理界居功厥偉,曾經得到過1994年由衛生署張博雅署長頒發的第一屆傑出護理專業奉獻獎與2016年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的全球熱愛生命獎章之外,也曾經得到醫策會2020年臨床成效指標TCPI的特別貢獻獎。

而且周照芳顧問在2001年至2006年的期間,輔佐醫策會的楊漢湶與謝博生兩位董事長以及蔡素玲與翁惠瑛兩位執行長,擔任醫策會副執行長六年期間,建立研議委員遴選及考核制度,導入醫療品質學習型組織,協助通過國際品質認證,協助醫策會組織再造,帶領醫策會同仁至日本參訪及參考評鑑條文修改成現今以病人為中心的新制醫院評鑑基準,購置並搬遷醫策會到板橋的現今會所,建置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TPR,實施新制醫院評鑑,推動醫學中心評鑑改革,協助醫策會通過ISQua國際評鑑機構認證,試辦教學醫院評鑑並實施新制精神科醫院評鑑,她的貢獻與慈愛就像溫暖的陽光,照耀著醫策會的每位同仁,而同仁也都像慈母一樣地愛戴她。

周照芳顧問與其夫婿陳榮基院長,分別是護理界與醫界最值得敬佩的前輩,他們鶼鰈情深卻又攜手合作,念茲在茲地為提升台灣醫界而努力,在周照芳顧問於2022年不幸離苦得樂駕鶴歸天後,推動全責護理不但沒有停下腳步,反而更加成為護理界與醫界的共同理念,除了以照護司為代表的護理界,藉著健保中長期改革計畫來持續努力推動試辦計畫,醫界也有若干聲音,希望藉由醫院評鑑,在配合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中,納入全責護理為新制醫院評鑑的基準。

當然「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期許照護司以透過對試辦計畫的盤點與檢討,提出推動全責護理足以興利除弊的相關配套,成為健保改革能得到民眾共鳴的有感方案,讓全責護理的護佐人力還能成為台灣缺護的良方之一。

當然,阻力不是沒有,包括有部分意見認為護佐不是護理師,全責護理應該正名為全責照護,但是「無論所稱何名?玫瑰依然芬芳」,只要提出有共識的整體解決配套方案,相信全責護理的理想可以落實,台灣醫界的醫療品質可以提升,民眾在照顧生病家人的壓力可以減輕,而台灣的整體醫療生態還會更和諧。

延伸閱讀

6/10 懷念照芳,再推全責護理、全責照護、全責醫護

6/12 住院整合照護

醫療照護 醫院評鑑 家人 加護病房 住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