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今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來自日本的鮮蜜瓜、澳洲的鮮茂谷柑被檢出農藥殘留含量不符規定,依規定全數退運或銷毀。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劉芳銘表示,針對二家業者在邊境由加強抽批查驗調整為逐批查驗,確保產品符合安全標準,保障民眾健康。
食藥署公布邊境檢驗違規名單,共17項不合格產品,包括日本鮮蜜瓜、澳洲鮮茂谷柑、埃及茴香子、中國白蘿蔔、美國非基因改造黃豆、韓國花椰菜、巴拉圭黑芝麻、肯亞蝦夷蔥等,均被檢出農藥超標。菲律賓蛋糕、印度初乳奶粉則是防腐劑含量不符規定;智利冷凍海膽卵的重金屬含量超出法規限量標準;另有一批中國美耐皿餐具,溶出試驗不符規定。
劉芳銘說,17項不合格產品,全數遭退運或銷毀。其中,「禾悅開發實業有限公司」自澳洲輸入的鮮茂谷柑,被檢出殘留農藥「勃激素A3」數值達0.02ppm,依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勃激素A3於柑桔類中不得檢出,應低於檢測方法之定量極限0.01ppm,不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規定。共計1萬8513公斤,食藥署依規定退運或銷毀。
由輸入業者「洋珍國際有限公司」報驗的日本鮮密瓜,檢出殘留農藥特安勃0.02ppm,依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殺蟲劑特安勃為不得檢出,應低於檢測方法的定量極限0.01ppm。食藥署針對該業者在邊境由加強抽批查驗調整為逐批查驗,抽驗比例為100%。
食藥署統計近半年,從114年3月8日至114年9月8日止,受理產地為日本的鮮蜜瓜,報驗批數為258批,檢驗不合格批數為8批,不合格率為3.1%,檢驗不合格原因為殘留農藥不合格。食藥署已經從114年6月1日起至114年10月31日止,在邊境針對日本的鮮蜜瓜採加強抽批查驗,抽驗比例為20%至50%。
本次有1批由輸入業者「台灣美耐皿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報驗的中國美耐皿餐具,以4%醋酸於95℃下、30分鐘內溶出試驗結果,檢出蒸發殘渣值為34ppm,依據「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以甲醛-三聚氰胺為合成原料之塑膠類,溶出試驗合格標準值為30ppm以下。食藥署針對「台灣美耐皿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邊境由一般抽批查驗調整為加強抽批查驗,抽驗比例為20%至50%。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