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羅印冲、蔡惠萍/台北報導】
郵差成高危險行業!擔任郵差〺多年的林坦濤昨天表示,〺多年來被狗咬傷的經驗不計其數;他觀察,很多一樓住戶喜歡把狗養在戶外,雖然飼主一再向郵差表示「狗很乖,不會咬人」,但往往一個不注意,狗就撲上來。
擔任郵差工作超過廿年的陳金水說,去年十月北市大安區有郵差「重要部位」被狗咬成撕裂傷,送醫縫了廿多針,「到現在還餘悸猶存」。去年還有同仁小腿被狗咬到血流如注,緊急送醫包紮。
陳金水說,據他觀察,不會叫的狗最會咬人,而且以「中型犬」的攻擊力最強;由於工作環境「極度險惡」,幾乎每位郵差都經由工會加保五十萬元的意外險,「有保(險)有保佑」。
郵政工會理事沈英傑轉述一位郵差的案例,當時狗已經要撲上來,郵差隨手從地上撿起一條水管拍打地面,飼主發現後竟然責怪郵差說,狗又不會咬人,怎麼可以這樣嚇牠?後來飼主甚至將這事寫在網路上,並揚言向郵差求償。
沈英傑說,還有一名郵差在送信過程中,因害怕被狗咬傷,就拿石頭砸傷狗的右腳,結果付出一千五百元醫療費與飼主和解;郵差事後還須面對觸犯「動保法」的一萬五千元罰金。
上個月才被狗咬屁股的盧姓郵差說,每次被咬,狗主人不是說「我家的狗不會咬人」,就是「那狗來來去去、不是我家的狗。」雖然機車上可以放一個根小棍子備用,但還是不方便。他說,冤冤相報何時了,現在都是他先退讓,只要知道某家有惡犬,「一百公尺外就猛按喇叭、大吼大叫提醒屋主送信的來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