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楊媽媽是大腸癌第三期患者,必須定期到醫院注射化療藥物,但每次住院化療,不僅要請假,住院花費又大,家人也常要請假照顧,生活秩序大亂。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天呼籲患者,現在化療藥物可改用口服,每天服藥就可達相同治療效果,而且健保有條件給付,不僅相關費用支出少,也可讓患者獲得更好生活品質。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流科張正雄醫師表示,大腸癌患者做化療,必須到醫院打針,患者一個月至少要住院6天,一次要打48小時;如果以標準療程8到12次計算,大腸癌患者至少要住院40天。不少患者與照顧的家人,不僅因此辭掉工作,住院花費也高,生活秩序大亂,經濟負擔更沈重。
台灣癌症基金會的統計,因為住院,至少造成每位大腸癌患者收入損失14萬,每位親友收入損失11萬,若以台灣每年大腸癌罹患的人數計算,粗估損失達2.6億。
另一份國內住院化療及口服化療藥物的研究指出,64%的大腸癌患者有住院化療經驗,醫院一年約要支出11.1億元。因此,光是住院化療,醫病雙方合計支出超過13億,消耗資源非常驚人。
張正雄說,過去患者對口服化療藥物有疑慮,認為效果不佳。但去年美國腫瘤醫學會研究顯示,住院化療與口服化療整體存活期相當,可降低住院感染,也降低30%白血球低下的副作用。不過,患者使用口服化療藥物,會有手腳指龜裂起水泡等副作用。
目前健保給付的口服化療藥物,包括轉移性乳癌、第三和四期大腸直腸癌,以及晚期胃癌,提供患者住院化療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2010/01/05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