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喘不停、疲憊、呼吸困難,當心是肺動脈高壓。肺動脈高壓初期症狀不明顯,常與感冒、氣喘混淆,病患容易掛錯診、找錯醫師,延誤寶貴的治療時間,尤其在台灣,自體免疫疾病是引起肺動脈高壓常見原因,卻易被忽略,若未及早發現治療,嚴重恐導致右心衰竭,甚至猝死。
一名40歲肺動脈高壓患者,走路喘、躺在床上也喘,每天只能抱著枕頭坐著睡,身心飽受折磨,醫師形容「這名病患每次呼吸,都像溺水般喘不過氣」,病情很嚴重,治療僅能延緩惡化。
張益華攝影
曾有年輕的自體免疫病患,等著上洗手間時,突然倒下猝死,原因是肺高壓導致右心室衰竭。收治個案的高雄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陳英州說,當自體攻擊肺部血管時,造成血管收縮,肺動脈壓力過高,心臟必須更用力把血液送出,隨著肺動脈壓力變大,心臟負荷大,最後造成右心室肥大、衰竭,隨時可能猝死。
張益華攝影
避免肺動脈高壓惡化,陳英州說,自體免疫疾患需控制免疫系統,治療採用免疫抑制劑,或合併化療、類固醇等藥物,生活上注意環境汙染和飲食習慣,少數患者食用過多光敏感食物如芹菜、羅勒或菇菌類,容易誘發自體免疫疾病,需謹慎。
自體免疫疾病好發女性,合併肺動脈高壓的患者應避孕,因為懷孕需供應胎兒血液,心臟負擔加重,孕婦致死率高達四成,若病患懷孕,應尋求跨專科治療。他提醒,自體免疫疾患若感到喘、頭暈,盡速就醫檢查,一旦確診肺動脈高壓,定期回診,切勿擅自停藥,導致病情惡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