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空氣汙染日益嚴重,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兼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表示,近年醫學界已證實PM2.5(細懸浮微粒)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根據研究發現,人只要短時間(24小時之內)暴露在髒空氣中,就容易引發中風、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
洪惠風更提醒,很多人喜歡下班後運動,其實那時空氣品質仍不佳,加上夜晚視線不佳,他不建議戶外運動,想運動的民眾可以去健身房或買運動器材回家運動,都能減少空汙影響健康。
根據美國心臟學會2010年的共識報告,PM2.5每增加10個單位,總死亡率約增加15%,心肺疾病死亡率約增加15%,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0至15%,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增加15至20%。
為何空氣汙染會傷害心血管?洪惠風指出,心肌梗塞好比土石流,土石流通常是在颱風豪雨後較容易發生,對心血管而言,空氣汙染、壓力和緊張等都是颱風豪雨。由於PM2.5是空氣汙染的一種,它非常微小,會隨著呼吸進入
肺泡再深入血液,當人暴露在PM2.5之下容易升高血壓,提高發炎反應,導致血管抽筋、破裂,產生血栓,進而容易發生心臟病。
洪惠風表示,一個人會發生心臟病很難界定全是空汙引起,還包含其他危險因子,但他觀察當遇到大陸霧霾南下侵襲台灣加上冬季天冷時,心肌梗塞發作的人數平均從一周兩位,增加至一周四位。至於哪些人容易因空汙影響心臟?他認為年紀大和三高患者必須小心,由於已有心臟病危險因子,再加上吸入髒空氣,容易增加心臟病的危險性。
高危險群該如何減少空汙影響?洪惠風建議,空氣品質不佳時,盡量減少出門,若一定要出門切記戴口罩;其次出門運動的時間點,最好選擇清晨四到六點空氣品質較好,但對長者來說清晨溫差較大,要注意保暖。
很多人喜歡下班後運動,其實那時空氣品質仍不佳,加上夜晚視線不佳,他不建議戶外運動,想運動的民眾可以去健身房或買運動器材回家運動,都能減少空汙影響健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